1908年11月15日,在光緒皇帝駕崩后的第二天,清朝尊貴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病逝。
但她的棺槨卻在她去世了一年后,才得以下葬。且慈禧出殯那天,其棺槨發出陣陣惡臭,甚至還有人看見她的棺槨在滴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短短兩日之內,大清一前一后,痛失兩位極為尊貴的人,在聽聞光緒皇帝駕崩后,在中南海頤養天年的慈禧,才緩緩放下了心中懸著的那顆心,并將她的身后事都安排妥當,年僅3歲的溥儀,來繼承皇位。
慈禧將最為重視的事情都安排好后,看著懷里的稚子溥儀,于是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氣,就這樣將這大清的江山交到了一個年幼的溥儀身上。
按照當時的禮制制度,雖然慈禧貴為太后,但光緒皇帝畢竟是大清天子,于是眾臣還是決定,先操辦光緒皇帝的葬禮。
一國之君的葬禮,極具莊嚴與肅穆,舉國上下都為之哀悼,舉辦的喪禮儀式也比較繁瑣,而且在光緒皇帝的葬禮結束后,緊接著的,便是宣統皇帝溥儀的登基大典了。
這樣一來,慈禧的葬禮就一直被耽擱,而慈禧的尸體被放在棺槨中,為了保持尸體不快速腐敗,負責看守慈禧遺體的官員,在慈禧的棺槨周圍使用了大量的冰塊,將棺槨的溫度保持在適宜的低溫之下。
慈禧的遺體周圍,雖然放了許多的冰塊來保持溫度,但是光緒皇帝的葬禮與宣統帝溥儀的即位大典,前前后后耽誤了太長的時間
,導致此時的慈禧遺體,早已開始出現腐爛,并發出了陣陣難聞的惡臭。
官員們為了能夠掩蓋尸體,因腐敗而產生的臭味,便在慈禧的遺體上撒上香料,香料都是由宮里采購的價值千金的上好香料。
但慈禧已經去世了,免不了有偷奸耍滑之人,偷梁換柱,將香料都更換成一般的劣質香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