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最后一位武狀元叫張三甲。他的祖父張增早年外出打短工,遇到了一個武林高手,兩人相交不錯,張增便跟他學了些拳腳,回家后,沒事就自己練練,沒想練著練著就練出了名,還辦起了武館,張增的父親也練的一身好武藝。
張三甲1876年出生,河南濮陽人,從小便隨著父親練舞,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會很多招數了。且張三甲十多歲就長得牛高馬大,連百斤重的石獅子都能舉過頭頂,一點不帶喘氣的,鄉親們都說他有神力。
作為習武世家,張三甲的父親肯定不會止步于此,他認為兒子還可以學得更好,便帶他去拜師。他先拜的是安萬杰,可惜安萬杰年紀大了,只將自己精通的洪拳,傳授給張三甲后,便教不動了。
于是安萬杰推薦張三甲,去拜當地有名的楊盛朝為師。楊盛朝非常欣賞張三甲,悉心栽培,張三甲也練得很專心。不僅如此,楊盛朝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1898年,慈禧太后下令恢復武科舉,屬于張三甲的機會來了。在鄉試中,張三甲毫無懸念地打敗對手,成為武舉人,還引起了當時的主考官恭親王奕䜣的注意。奕䜣覺得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將張三甲收入麾下。
那時候考試,人們還是挺勢利眼的。除了拼家世,還要賄賂考官,以便引薦一位有名望的朝廷大臣,讓自己拜在他名下,以得推薦。而碰到恭親王,家境貧寒的張三甲,沒有費分文便有了一位極其有名望的老師。
有了奕䜣的幫助與保護,張三甲一路順利走到了殿試。殿試考到刀石時,張三甲不費吹灰之力,就將一把重達
于是,張三甲又毫無疑問地成了皇帝欽點的武狀元。隨著張三甲的名聲越來越響,很多人來找他比試。但是那些挑戰者都敗倒在張三甲腳下。
其中有個後來名聲大噪的英雄也去挑戰過張三甲,他就是霍元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