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是過去的一種極刑,雖然現在我們看起來斬首是 一種不人道的處刑方法,但實際上,縱觀古代凌遲、五馬分尸等極刑,斬首已經是其中相對「人道」的死刑了,畢竟被一刀斬下頭顱之后,人通常就立即死亡,也沒有什麼痛苦。
不過,很多人肯定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古代犯人被斬首時,總是這麼聽話,乖乖跪著「等死」呢?難道不會做「最后的反抗」,再掙扎求生一下嗎?
斬首是古代的一種死刑,也是相當早出現的一種刑罰,早在夏朝之時就已經成為「五刑」之一。
在影視劇中,我們能看到的「斬首」,通常是犯人被押赴刑場之后,監斬官抬頭看看時辰,說一句「時辰已到,立即行刑」。
然后就丟下一塊令牌,如果這時候被處斬的是一個反派角色,那麼必定是劊子手手起刀落,將犯人的人頭砍下,圍觀群眾還會發出一片「大快人心」的喝彩之聲;而如果此時要被處決的是正面角色甚至是主角,那麼隨之而來的必定是一聲「刀下留人」,最終必定是好人得救,壞人受到懲罰。
不過,實際上在古代斬首并不是這麼簡單的,在歷朝歷代的不斷完善之中,斬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既要防止有人「劫法場」,也要保障行刑的過程「規范」,有警示百姓的意義。
以清朝為例,在清朝時,斬首通常有9道程序,全部執行完畢之后,才算行刑結束。斬首的第一步,就是劊子手磨刀。當劊子手接到朝廷的通知之后,就會提前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磨刀。
說是磨刀,其實清朝劊子手行刑使用的是雙手劍,這種兵器比一般的劍寬大,劈砍時力度很大,可以一劍斬落犯人的首級,干脆利落。
磨刀,就是要將這把雙手劍磨得越快越好,刀越快,行刑的過程就越干脆,這樣既能夠減輕犯人的痛苦,也能夠降低對劊子手的「心理傷害」,畢竟如果一刀沒砍下來,還得補刀的話,這個過程也挺「痛苦」的。
斬首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提刑和宣判,這兩步基本上連貫進行的。
因為自唐代以來,朝廷對于死囚大多都是采取「秋后問斬」的方式,因此,一些犯人在行刑前可能已經在牢里關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行刑前就需要將他們從死囚牢中提出來,再過一次堂,并當眾宣布對犯人的處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