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在襄樊之戰被俘后,主動投降后被關羽關進了大牢,曹操聽到后十分傷心:「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耶!」
其實曹操原本不必糾結,他麾下的五子良將被敵人俘虜,除了樂進樂文謙之外,都有可能投降:張郃是從袁紹那里投降過來的,投降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不愁第二次;張遼在投降曹操之前,已經換了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四任主公,徐晃原本是楊奉部將,而且這兩人跟關羽的關系都不錯,如果關羽親解其縛延之上座,他們極有可能借坡下驢。
不僅僅是五子良將被俘后有四個人可能投降,就是劉備麾下五虎上將,被曹操俘虜后,也可能有三人會投降,這還是在曹操只肯招降四個人的情況下,也就是說五子良將的投降機率是五分之四,五虎上將的投降可能性也有四分之三。
在漢末亂世,要求一個武將只忠于曹操、劉備或孫權,那顯然有些苛求,我們細看蜀漢五虎上將在正史中的履歷,就會發現他們跟劉備的關系沒那麼鐵,而且投降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沒干過。
首先要強調一點,咱們今天的依據是三國史料而非演義小說,而在三國史料中,桃園三結義自然是沒有的,關羽張飛與劉備之間的關系是「義雖君臣,恩若父子」或「恩若兄弟」,這里面還有個前提,那就是他們之間有君臣之分。
關羽被曹操俘虜后投降,既沒有說過「降漢不降曹」,也不是為了保護劉備家小,這一點,看過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都知道:關羽并沒有「保護二位嫂夫人過五關斬六將」,跟關羽一起被曹操俘虜的,還有劉備的正妻糜夫人和一個或幾個兒子,這些人在關羽逃歸劉備后,在史料中只能找到一句描述,那就是劉備「數失妻子」——古代「妻子」是個合成詞,指的是正妻和兒子,妾侍和女兒不算。
關羽被俘后投降,那是抹不去的歷史印記,所以這位武圣人會不會投降曹操,就不用再討論了。五虎上將中排名僅次于關羽的張飛會不會投降曹操,倒是很值得我們探討一番。
細看《三國志》的《關長趙馬黃傳》,我們發現「五虎上將」之說有歷史依據(四方將軍外加中護軍),還會發現張飛跟曹操的關系也很不錯,當年關羽張飛跟著劉備依附曹操,劉備受封左將軍、豫州牧,張飛也被封為中郎將,而關羽當時什麼軍銜也沒撈到——這可能跟二人的出身有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