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一個寵臣,名為和珅,兩人情勝父子,互為知己,縱觀整個封建王朝,也難以找到第二對關系如此親密的君臣。
在乾隆的包庇縱容下,和珅的權利過度膨脹,逐漸變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貪官污吏。
朝中的大臣敢怒不敢言,都怕得罪其背后的保護傘,在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和珅橫行霸道,犯下了諸多死罪。
直到1799年,乾隆駕崩,嘉慶即位,失去靠山的和珅,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大權在握的嘉慶,并沒有看在父親的面子上輕饒和珅,一條三尺長的白綾,就是嘉慶給和珅挑選的最終結局。
可和珅面對這一切,卻一點都不慌張,因為他的手中還留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早年間乾隆賜下的保命詔書。
就在和珅臨死之前,他驕傲地取出了這道詔書,但當他打開詔書之后,整個人卻呆住了。
只見詔書上的三個大字,直接判處了和珅的死刑。
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身材肥碩的和珅不同。歷史上的和珅,其實是一個容貌俊秀的美男子,坊間甚至有傳言說,和珅與乾隆故去的愛妃,長得十分相似,所以才會深受乾隆的喜愛。
和珅出身于名門望族,是正兒八經的滿洲正紅旗人,身份很是尊貴。但是和珅的童年卻并不幸福,因為和珅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病逝了。
和珅畫像
失去雙親庇佑的和珅,常常受到家族眾人的排擠,為了生存下去,和珅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溜須拍馬。
和珅深知,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于是在學習上非常刻苦努力,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充實自己的機會,長大之后的和珅不僅學富五車,通曉五種語言,詩詞歌賦更是不在話下。
和珅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朝中權貴馮英廉的賞識,他認為和珅將來必成大器,于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珅,并且幫助和珅在宮中當上了三等侍衛。
成為侍衛之后的和珅,擁有了隨駕的資格,不過此時他與乾隆的距離還是十分遙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乾隆連他叫什麼都不知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