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個由滿族少數民族統治漢族的王朝,竟然統治了中國長達276年之久。在這近三個世紀里,區區300萬滿族統治者,是如何管理和控制3億漢族人口的呢?
為什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沒有掀起大規模的反抗運動,推翻滿清的統治呢?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探究一下。
滿清入關后,就意識到要想長久統治中原,必須贏得漢人的認同。于是,他們采取了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措施,巧妙地將漢人納入統治體系。
在文化上,滿清統治者可謂「煞費苦心」。他們尊崇儒家思想,提倡漢學,將四書五經列為科舉考試的必備內容。康熙、乾隆等皇帝更是身體力行,研習漢文化,乾隆甚至常常身著漢服。
那時候,皇帝干什麼事,臣子自然會跟風,帝王對漢文化的推崇,自然加速了滿族的漢化過程,從這點上來說,康熙和乾隆的做法很恰當。
滿清統治者這種「入鄉隨俗」的做法,無疑拉近了與漢人的距離,消除了民族隔閡。在統治者的示范帶動下,滿人漸漸接受了漢文化,兩個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但滿清對漢人的籠絡并非一步登天。清初曾爆發過多起反清起義,對此,滿清可謂「手段毒辣」。他們發動軍隊殘酷鎮壓,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殺人如麻。
據史料記載,揚州城破后,清軍「大肆屠戮,十日之內,死者八九萬」。嘉定三屠更是「雞犬無遺」,幾乎將全城居民趕盡殺絕。
而正所謂「殺一儆百」,殘酷的鎮壓,讓反抗的代價變得慘重,迫使漢人不得不接受滿清統治。
滿清統治者運用文治武功,巧施「胡蘿卜加大棒」策略,既給漢人以甜頭,又讓其感受到反抗的代價,嚇得無人再敢反抗,可謂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正是在這種「軟硬兼施」策略下,滿清成功地將漢人納入統治體系,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滿清入關后推行「滿漢一體」政策。順治二年,清廷頒布「滿漢不分內外,一視同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