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作為劉備的繼承人,在劉備白帝托孤后坐上了蜀國皇帝的位置。
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他把持蜀國基業數十年,然而隨著諸葛亮的病逝,劉禪獨自操持政權,寵信奸臣,使蜀國的整體實力不停下滑。
景耀六年,隨著劉禪投降鄧艾,曾經輝煌無比如日中天的蜀漢王朝,正式宣告破滅。按照當時的蜀國情況而言,縱使蜀國已經衰敗。
但是只要固守城池,仍然可以抵擋住鄧艾的疲憊之師,可劉禪卻直接選擇了投降,這讓后世無數人都大感悲憤,直言他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可人們眼中的劉禪,也多是從《三國演義》中所了解到的,歷史上的劉禪雖然也并不能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卻并非如此不堪。
滅掉蜀國后,鄧艾在劉禪宮里發現了一件東西,他看過之后才恍然大悟,劉禪投降并非無能之舉,而諸葛亮救不了蜀國,也在情理之中。
在《三國演義》,水鏡先生司馬微可謂是一個「神奇」的人物,他不僅有著識人之智,更是能夠憑借眼下的形勢。
推斷出未來社會的格局,最為關鍵的是,無論是他的識人之術,還是推測之法,向來都十分的準確,讓人不得不服。
在水鏡先生的推測之中,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這兩人都有著非凡的才能,如果能夠得到他們其中一個人的輔佐,那麼便可以獲得整個天下。
「《三國演義》水鏡先生:「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可讓人奇怪的是,劉備同時獲得了諸葛亮與龐統的效忠,最后不僅沒有獲得整個天下,甚至連自己的蜀國也被滅掉了。
這難道是水鏡先生推測錯了嗎?如果說龐統離世太早,并沒有什麼大作為,這還情有可原,可是他還有諸葛亮啊!為什麼諸葛亮沒有拯救蜀漢江山呢?
其實這并不是水鏡先生推測錯誤,也不是諸葛亮無能,而是當時無論是誰,都在難以挽救蜀國了。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擒,孫權勸降無果將其殺害。劉備得知后惱怒異常便不顧眾位臣子勸告,聯系了張飛發起了伐吳之戰。
可還沒等他與張飛回合,張飛也身首異處。這讓劉備更加痛恨,不顧一切地對東吳發起了討伐,最終大意之下被陸遜「火燒連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