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北京的一個駱駝運輸公司,當時火車、貨車還沒普及。1901年
提到近代史上的中國,我們都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那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真實的晚清民國,到底是什麼樣子?卻很少人知道。
雖然上映過大量晚清民國的電影、電視劇,但導演和攝影師都是當代人,并未經歷過那個年代,對近代史也缺乏研究。所以通過影視來了解歷史,局限性很大。
不過,幸運的是,晚清民國時期,不少外國攝影師來到中國,用他們的玻璃版相機(膠片相機誕生之前的一種古典相機),以西方人好奇的眼光,拍下了一百多年前的真實中國。
直到前些年,美國攝影師 Ralph Repo 利用業余時間,把那批破損的老照片進行PS修復,才讓我們有機會一睹晚清民國人們的真實生活。
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下。
1901年拍攝的「大清門」,右邊是滿文,左邊是漢字。照片中,透過城門可以看到天安門。大清門是紫禁城(故宮)的南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被民間稱為「國門」。建成時叫「大明門」,清順治年間改稱「大清門」,民國時改稱「中華門」。1958年,中華門在拆遷中被移除。
1901年在中國香港拍攝的兩名歌妓,她們似乎還很年輕,面帶微笑地向顧客賣藝。
1946年,饑荒時期缺少糧食,一名幼童乞討失敗,最終餓死在街頭。
1946年,香港一個賣魚干的大爺。他面帶微笑,看來生意不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