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壁》曾言:「家亡國破一場夢,惆悵又逢寒食天。」封建背景下,王朝更迭時有發生。雖古代社會中,皇帝享尊貴地位,然亡國之君,卻獲悲慘命運,其慘痛經歷,亦將載入史籍。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隨著王朝的更迭,社會內部必將發生戰爭動亂,混亂情況下,無論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或是水深火熱的底層百姓,都很難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三國亂世背景下,魏、蜀、吳三足鼎立,導致中原地區動蕩不安,但後來的日子里,由劉禪所帶領的蜀漢,未能順利一統天下,只能落得走向滅亡的命運。
千百年來,世人關于蜀漢的分析議論始終未曾停歇,從劉禪兩個女兒及七個兒子的結局中,世人亦感受到蜀漢滅亡的慘烈情況。那麼,在蜀漢滅亡之際,其內部究竟面臨著何種危急情況?劉禪的子女們又有著何種結局呢?
眾所周知,三國亂世中,憑借著諸葛亮的輔佐,劉備成功創建蜀漢政權,參與到爭奪天下的行列中來。
雖劉備臨終時表示,倘若劉禪無用,諸葛亮便可取而代之。但作為一位肱骨之臣,諸葛亮顯然不會做出篡位奪權之舉,自此,他便全心全意地輔佐劉禪,希望能夠早日完成匡扶漢室的事業。
但與劉備相比,劉禪卻并不是一位賢能君主,后期,隨著諸葛亮的離去,劉禪也難以繼續維持著蜀漢政權。
盡管在劉禪在位期間,憑借著休養生息的政策,他成功維系著蜀漢的發展,然而,當司馬家族崛起后,劉禪的安穩生活卻走向盡頭。
雖在從前的日子里,魏國的大權牢牢掌握在曹氏家族手中,但後來的司馬昭卻取而代之,成為魏國實際掌權人。
自掌權以來,司馬昭便決定繼續擴張自身勢力,以求一統天下,面對日漸強大的魏國,劉禪并未抵抗,反而直接投降。至此,蜀漢政權走向末路,而劉禪亦成為了亡國之君。
雖在劉禪投降后,他得到了司馬家族的優待,過著樂不思蜀的生活,然而,他的七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卻因蜀漢政權的覆滅,落得無比悲慘的結局。
首先,劉禪的第三個兒子劉琮早在蜀漢滅亡前,便已經早早離世,盡管他的人生較為短暫,可相比其他的兄弟而言,他的結局卻并不是非常慘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