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5年10月,跟隨孝莊同甘共苦60余年的蘇麻喇姑病逝,終年90多歲。
按理說,她侍女的身份隨便埋葬就可以了,可康熙為了回報她對大清的貢獻,還有自幼對他「手教國書,賴其訓迪」的恩情,最終決定以嬪禮辦理喪事。
不過喪事辦完之后卻沒有將其下葬,而是將梓宮放在了遵化昌瑞山,和孝莊的梓宮停靈在了一起。
按照記載,1688年孝莊去世之后,其梓宮就一直放在遵化昌瑞山,并未下葬。等到蘇麻喇姑去世的時候,梓宮已經停靈了17年的時間。
這還不算,在蘇麻喇姑去世之后,她們的梓宮又停靈了20年,直到雍正三年才下葬。
換句話說,孝莊去世后停靈了37年之久,康熙到死都沒有安置祖母,還是雍正皇帝將孝莊葬入了皇陵。
這就非常奇怪了,在講究入土為安的古代,為何康熙會如此狠心,將祖母停靈如此之久,難道清朝的喪葬習俗就是如此?
一
其實從康熙往前推,順治帝后二人也是停靈了3年之久才下葬。
這倒不是因為清朝的喪葬習俗就是如此,而是因為陵墓的問題。
清朝皇帝去世后要葬入皇陵,一般指的是清東陵。清東陵其實從順治十八年就已經開始建造,歷時247年,直到慈禧去世之后才全面停止修建。
按照制度,新帝登基之后,就要在皇陵之內為新帝選址修建陵墓。這是因為順治皇帝去世的時候,就因為沒有事先修建陵墓,這才導致順治停靈了3年才下葬。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後來只要新帝登基,不久之后就會動土修建皇陵。就好比康熙皇帝,他27歲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景陵修建完畢。
如果按照這個情況來看,孝莊去世之后遲遲沒有下葬,是不是因為陵墓沒有修好?
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
修建皇陵短一點的三四年即可,最長也就是慈禧的陵墓,修建了18年之久,怎麼會37年不下葬?更何況孝莊的丈夫皇太極早已入土,并不存在陵墓的問題。
還有就是按照清初制定的規矩,帝后是要合葬在一起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她去世之后和順治停靈在一起,等到陵墓修好了之后就一同下葬,這就叫「死后同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