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的衢州市,有一對年近九旬的老夫妻,老爺爺89歲,老奶奶84歲,兩位老人共同生活了幾十年,感情一直特別好,但最近突然「鬧」起了失婚,還「鬧」到了法院。
只是和別的夫妻鬧失婚不同,這二老不僅不吵鬧,還互相攙扶著一起來到了法院,走到法院大門口時,兩人還互相提醒對方注意台階,擔心彼此摔著,而且進門和法官訴說失婚請求時,兩人既不互相指責,也不互相埋怨,相反,二老還總是為對方考慮。
這令法官大為疑惑,這老夫妻感情這麼好,為何非要失婚呢?
法官經過了解得知,這二老是半路夫妻,老奶奶年輕時就失婚了,而老爺爺中年喪偶。兩個人以前在一個單位工作,平時就相處得很好,比較合得來,都單身后,在同事們的撮合下,就帶著各自的孩子組建了新的家庭。當他們把三個孩子養大后,孩子們陸續結婚單獨生活,家里就剩下了老兩口。
老兩口一直很恩愛,幾十年相依相伴,日子過得平靜又幸福。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兩人年近九旬時,健康狀況都很不好,自理都困難,更無法照顧對方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一起住進了養老院,只是養老院里結識的幾個好友相繼去世以后,他們覺得傷心難過,所以二老又從養老院搬回家。
對于誰來照顧家中這兩位老人?經過多次協商,沒有一個子女愿意同時照顧兩位老人,而且又因為兩位老人的財產分配問題,雙方子女起了沖突。
面對這種局面,二老感覺很無奈,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起訴失婚,讓法院裁決來解決問題。法官認為老兩口的感情還很好,就多次調解來阻止他們失婚,老兩口也曾再三猶豫,但最終各方無法達成一致,兩人還是離了。
當法庭宣判失婚后,老爺爺背著子女,偷偷拿出3萬塊現金,讓法官給老奶奶,并囑咐法官千萬別讓兒女們知道。他說他和老奶奶退休以來的大部分工資,這些年都補貼了雙方的兒女,除去二人日常支出,他倆的存款僅剩下這三萬塊,兒女們都不知情,他希望全部都留給老奶奶。而奶奶一分不要,她堅持給回老爺爺。法官見狀,決定一人一半。
失婚手續都辦完之后,兩老口仍舊互相攙扶走了出去,走到法院門口,他們各自兒女都在不遠處,等著帶他們回各自的家,即將徹底分離之際,老奶奶最后深情的對老爺爺說:「與你共度的朝朝暮暮永留心底,讓我們一起回味走過的人生歲月」!而老爺爺老淚縱橫,對老奶奶依依不舍,二人揮淚告別。
當時見到這一幕的所有法院的工作人員,心里是既感動又難受!兩個如此恩愛的老人,相親相愛幾十年,雖說二老是半路夫妻,但這感情絕不亞于原配夫妻,但是最后竟迫于種種原因,生生把這感情深厚的老夫妻分開,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揪心啊!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這對如此恩愛的老夫妻,相依相伴了幾十年、共同把兒女養大成人,共同經歷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如今雙雙即將奔向九十高齡時,我認為應該除了死亡沒有什麼能把二人分開的,卻不曾想最后卻敗到了養老這個問題上!
「都說半路夫妻難到頭」,難道這真是一個難以打破的魔咒嗎?
我認為不是,我覺得像老爺爺老奶奶這樣的感情深厚的半路夫妻肯定也不在少數,不是所有人都會以失婚散場。這兩位老人最終失婚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第一、老兩口的錢財沒有處理得當,給自己的養老錢留得太少。
他們不應該太過寵愛自己的兒女,不應該把大部分的退休金都貼補給兒女,這就造成了手里沒錢,很多事情最終自己無法做主的局面。如果手里有足夠多的錢,當二人不能自理時,可以選擇去條件更好的養老院,也可以請保姆住家伺候。
第二、老兩口的兒女們都太現實,想自己太多,想父母太少。
他們太看重父母的財產,而忽視了父母的真情實感。生生把這樣感情深厚的老兩口分開,這對兩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且不談傳統的那些所謂孝道,只是作為兒女大言不慚地花掉父母的退休金,對于這樣無私的父母,是不是應該有所回報?難道這回報就是為了一己私利非把老兩口分開嗎!
總之這個事情應該給很多半路夫妻提個醒,即使目前生活幸福,但是要提早合理規劃。
對于財產處理,對于晚年生活,特別是當老夫妻二人不能自理時,這些都應該早做打算。金錢、房產怎麼分配,不能自理時怎麼養老?靠誰養老?這都應該早早安排妥當,而不是等到老邁不能動的那一天再做打算。
另外作為兒女的,對于老年父母的再婚問題,不應該過多干涉。
兒女們不應該過多的考慮物質上的因素,過多的考慮自己,而不考慮老年父母內心感受和情感需求,因為自己自私的行為,而給父母造成太多的痛苦。
少年夫妻老來伴,人特別是到了老年階段,越來越孤獨,老伴就特別重要。而且人無論多老,都有情感的要求,不能因為父母老了,不能動了,作為兒女就無視父母的情感需求,甚至剝奪父母的情感需求,因為兒女的陪伴是永遠都無法代替伴侶的!
如果我們真的愛我們的父母,就更應該設身處地的多為他們考慮,不只是考慮他們的衣食冷暖,而更應該多多關心他們內心的感受和需求,關愛父母就是關愛自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