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封建時代的皇帝大多數都擁有著三宮六院,不管朝代怎麼更替,這種皇權至上、男尊女卑的思想都沒有得到改變,直到清朝最后一個皇帝,他身邊的妃子才有了人權崛起的思想。
這個妃子便是文繡,她屬蒙古族,額爾德特族的格格。祖先跟隨多爾袞入關,家世頗為顯赫。
在父親去世后,文繡和妹妹便跟著母親借住在五叔家里。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宮閨秀不同,文繡是同其他新時代女子一樣上過小學的。
此時清朝雖然日薄西山,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溥儀宣布選妃之后,還是有不少名門望族爭先恐后將自己家中女子上報,文繡五叔將她的照片也送入皇宮,期盼自己的侄女能夠得見天顏。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會捉弄人,此時溥儀依然是一個半大小子,他對于選妃之事并不熱情,他在盛上來的照片之中隨意圈點,正巧圈中了文繡。
1922年11月,文繡被封為淑妃,住在慈禧曾經居住過的長春宮中,在旁人眼中這可是莫大的榮寵,但她卻不以為意。進入紫禁城的她并沒有獲得丈夫一絲一毫的真心,她日復一日的重復著機械動作,活在富麗堂皇但是沒有人氣的長春宮。
與她一樣,她的丈夫以及皇后都是這場鬧劇的犧牲者,溥儀曾這樣描述年少時期的生活:「她們誰也不是我真正的妻子,我根本沒有一個妻子,有的只是擺設。」
如果沒有發生之后的政變革命,文繡可能一生都要郝盡在這四四方方的一片天地之中。也許是幸運,又或者是不幸,15歲的文繡跟著丈夫被趕出了皇宮,到了天津。
本來就溥儀就對她感情淡漠,不管換了什麼環境,二人的關系一直親密不起來。
但聽聞這個消息之后,溥儀卻全然不在意,只讓人們不要理她。也許正是這一事件徹底寒了她的心,文繡與這位自己名義上的丈夫斷絕了來往,自己一人過活。
1931年,她通過律師正式向溥儀提出失婚,她要對這麼多年的冷漠做出回應,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爭取一個新的機會。
在那時候溥儀仍然是公眾度非常高的人物,人們一聽說宮中的妃子竟然主動提出要「休」了皇帝,一時間各種言論沸沸揚揚。
溥儀覺得面子上實在掛不住,便主動要求與文繡和解,但后者鐵了心就是要結束這段畸形的關系,二人就此分道揚鑣。文繡還在報紙上特地聲明自己和溥儀已經失婚,再無關系。
文繡以為,沒有了身份的束縛就可以自由自在,但事實卻不盡于此。她進入一所小學教授國文。
沒過多久,妃子做小學老師的新聞就又登上了頭版頭條,她的生活開始受到各方打擾,無奈之下,她只能放棄了自己喜愛的職業,隱姓埋名起來。
失去了生活來源之后,她根本無法保證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不得不變賣珠寶首飾,不管她是擺地攤兒還是做女工,都會有記者循著蛛絲馬跡前來打擾,她干脆直接改名換姓,與原來家族之中的親人斷絕聯系。
在苦難了許多年之后,三十八歲的文繡總算在編輯社找到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她工作認真,態度積極,很快就與身邊同事打成一片。
領導見其獨身一人,便給她介紹了一名退伍軍人,劉振東。二人順其自然走進婚姻。之后,文繡一直做著家庭主婦,劉振東在解放后則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兩人的生活雖然清貧,不過也算穩定幸福。
劉振東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曾經嫁過皇帝,文繡一直隱瞞著她曾經的身份。直到1952年,文繡病危,她臨終之時將過去全盤傾訴,劉振東才知道實情。
如果當時沒有被招選入宮,文繡可能與許多民國名媛一樣過著天真爛漫的生活,她、婉容、溥儀的后半生都凄凄慘慘,沒有人是悲劇的罪魁禍首,只怪封建社會吞食了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