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國里誰最忠心,諸葛孔明當之無愧。一封出師表傳頌千古,他更是活活累死在北伐途中。只為了劉備一句「興復漢室」的空話。
然而,臥龍先生終歸是江郎才盡,嘔心瀝血到頭來竟是一場空。歷史上諸葛亮對曹魏一共進行過五次北伐,很可惜五次都以失敗收場。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折損大將無數。對于本就勢弱的蜀國而言,可謂是動搖根基的大事情。這些將軍無一例外都是久經沙場的肱骨之臣。
我們先來說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陣容,簡直是神級配置。在北伐之前諸葛亮率軍平定南方軍心大振。還沒有作戰便在氣勢上先勝一籌。
劉備死后,蜀國更是夾緊尾巴做人。諸葛亮囑咐劉禪要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
這無疑迷惑了敵人,讓曹魏以為蜀國不會有什麼大動作。
再者,單論此次出征的人員,都是久經沙場且武功不低的大將。其中不乏有救駕有功的閻芝和以一當十的陽群,甚至是老當益壯的趙云。
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能夠組織起來的最強陣容。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讓諸葛亮占了,最后千算萬算也沒想到,壞了北伐大計的是他自己。
怪就怪他太剛愎自用,太相信自己的謀略。三國前期諸葛亮確實是絕世之才,但是到了后面,東吳和曹魏能人輩出,他卻已經垂垂老矣。
北伐之爭一開始,諸葛亮定了三條路線。主力部隊由隴西迅速北上,趙云和一干將領則選擇另一條北上路線,看似進攻迅猛實際是佯攻。
第三條路線則是選擇一員大將鎮守在街亭。如果曹魏大軍想要派兵增援,這里是必經之地。阻斷了街亭,相當于是緩解北上的后顧之憂。
在選擇守將的時候,諸葛亮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并沒選擇戰事老練的將軍,而是選擇沒有什麼經驗的馬謖。這無疑是一條死路。
大家都知道,此戰馬謖大敗而歸。我們不能說馬謖一點本事沒有,畢竟他深得諸葛亮器重想必還是有優點的,只是他不適合鎮守街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