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龐統接班人,軍事能力比諸葛亮還強,
明明有機會幫助蜀漢一統天下,卻被劉備逼到曹魏,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是誰?
龐統的接班人
很多人了解三國,都是通過的三國演義,而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謀略的頂級謀士,殊不知,其實諸葛亮跟隨劉備前期,一直干的是后勤工作,劉備真正的軍事謀士,乃是龐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劉備出征益州時,才會帶著龐統,而不是帶著諸葛亮。
龐統的軍事才能非常突出,他曾數次給劉備提出攻取益州的上好建議,結果都被劉備給放棄了,以至于最終劉璋翻臉時,劉備不得不和蜀軍正面硬剛。毫不夸張的說,如果劉備早點采取龐統的建議,益州早就拿下了,龐統根本不至于戰死!
龐統的死,對于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這直接改變了劉備集團的大戰略!在此之前,劉備的計劃是自己帶著龐統進攻益州,諸葛亮輔佐關羽留守荊州,這樣的話,荊州益州都將被劉備牢牢地掌控在手中,結果因為龐統的戰死,劉備缺乏軍事謀士,不得不將諸葛亮調到身邊,導致關羽失去掣肘,最終釀成荊州之禍。
看到這里,很多人都疑惑,龐統死后,難道劉備就找不出其他接班人嗎?為何一定要將諸葛亮調過來呢?
事實上,龐統還真有一個公認的接班人,此人的軍事能力比諸葛亮還強,他便是黃權!只不過因為黃權乃是降將,而當時的劉備集團還處于動蕩期,所以黃權并未受到重用,劉備不得不請諸葛亮前來壓陣。
比諸葛亮還強的黃權
龐統死后,劉備除了器重諸葛亮,還器重了另外一人,這人便是法正,但嚴格意義上來說,法正并不算是龐統的接班人,因為他只是單純的文人、謀士,而龐統可是能文能武的,
他不僅能夠幫助劉備出謀劃策,還能夠親自率軍上陣作戰,在整個蜀漢陣營,也就黃權有此能力,所以說他才是龐統真正的接班人!
黃權本來是劉璋的手下,能力非常出色,遺憾的是,劉璋不聽黃權的良言,導致益州被奪。劉備占領益州之后,黃權轉投劉備,率先提出漢中戰略,并最終成功幫助劉備拿下漢中!
在很多人看來,漢中是法正幫助劉備打下的,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在黃權的幫助下實施的,只不過黃權低調,并未搶功。而對此,敵對參與方的曹操其實是心知肚明的:
「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說實話,就黃權的表現來看,他的軍事能力比諸葛亮還強,他無愧于龐統接班人之稱!遺憾的是,如此強悍的黃權,卻沒有被劉備重用,反而被劉備給逼到了曹魏,令眾人大跌眼鏡!
被逼投靠曹魏
關羽死后,劉備想要為其復仇,于是出兵南下,準備征討東吳。作為龐統的接班人,黃權自然要給出出兵建議,那便是由自己領兵在前,劉備居中指揮!這樣的話,即便蜀軍被擊敗,只要劉備中軍不敗,問題就不大,根本不會出現夷陵之戰那種慘敗,蜀漢不會因此一蹶不振!
遺憾的是,劉備高傲無比,他不僅沒有聽從黃權的正確建議,反而將黃權安排到了江北,防備曹魏。就這樣,蜀漢最厲害的謀士被劉備棄用
,扔到了一邊,無法接觸到前線戰況,劉備在沒有高人指點的情況下,也被陸遜打得大敗,損兵折將。
劉備戰敗后,黃權的退路遭到阻斷,但他又不愿意投靠東吳這個蜀漢死敵,于是他只能選擇投靠曹魏,終老于異國他鄉。
結語
不得不說,黃權完全是被劉備給逼到曹魏的!如此一個厲害的謀士,號稱龐統的接班人,本有機會幫助劉備擊敗陸遜,統一天下,結果卻因為劉備的高傲而遭到棄用,終老異國,這不得不說是蜀漢的損失!劉備這操作,是真無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