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員的服飾在歷朝歷代中獨具特色。頭戴「紅頂子」,脖掛朝珠,身著異獸補服的官員是每一部清宮劇的標準配置。那麼讀者們知道清代大臣頭頂上的「紅帽」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朝冠的結構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復雜的工藝和精美的配飾使得朝冠具有很高的審美和裝飾價值。朝冠的結構分為三層,上層選用紅寶石、珊瑚、藍寶石等等頗多華美珍貴之物作為頂飾。
中間則選用松花江流域獨產的野生東珠疊加鑲嵌,顆大圓潤,晶瑩閃亮,所謂「淺沙埋赤玉,老蚌出東珠」,每一顆東珠都極為珍貴,所以只有高官和皇族可以使用。下層則是雕刻花紋的金銅底座。
三部分通過幾毫米粗細的銅管相連,同時串聯著紅纓和玉質翎管,用于安插孔雀翎或者鹖翎。
花費巨大,形制精美,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服飾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頗多精品至今還在國內各大博物館珍藏,可見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其次,「紅帽」的正式名稱是朝冠,代表著清廷對于「禮」的重視。在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古代社會,尤其重視「禮」,戴冠就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成年后所戴的帽子,該戴冠而不戴是嚴重失禮的行為。
《左傳》中就有記載,孔子最親近的弟子子路,在衛國內戰中被戈擊中重傷瀕死,子路說「君子死, 冠不免」, 便忍著劇烈的傷痛重新戴正了冠帽, 之后才死去,被后人傳頌稱贊。由此可見,對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古人而言,戴冠就是君子之禮。
清朝入關后,不少讀書人因其不通禮教、不讀圣賢書,視其為「蠻子」,也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王夫之、顧炎武等有名的讀書人或拒絕合作,或暗地支持反清斗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