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位河南老農午后在河邊垂釣,沒想到魚沒釣到,反倒釣到了一只背插4只箭的「青銅烏龜」。
之后帶去給專家做鑒定,沒想到專家卻說這根本就不是烏龜,而是「黿」!并直言,「你這一桿價值18億!」。
那這只「青銅黿」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來歷,竟有如此價值?老農最后又是如何處理這只「青銅黿」的呢?
這只青銅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當時商紂王帝辛按例舉行射禮,地點設在了朝歌城外70余里的洹水邊。
作為傳統禮制的一種,射禮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能夠參與比試的人全都是訓練有素的「精英」。
古代君王也常常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威嚴。
可能大家印象中的商紂王是個酒池肉林、荒唐度日的庸才,可是這更多的是來自小說的杜撰,而非真實的歷史。
根據《史記》記載,商紂王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也正因如此,他格外重視「射禮」,不僅鄭重挑選了地點,而且還特意帶上了史官,使其親眼見證自己的「勇猛」。
由于地點選在了洹水邊,所以射獵對象非常有限,無非是魚鱉或者是水邊的一些飛禽。
可是自恃勇猛的商紂王對這些獵物并不滿意,于是他將目光盯在了「黿」的身上。
作為鱉中最大的一種,黿性情兇猛、實力強悍。
在唐朝《宣寶志》中甚至有記載,宣州江中曾經有黿上岸與猛虎搏斗,由此說它是「水中蛟龍」也不為過。
可是這樣兇悍的獵物,在商紂王帝辛面前,卻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根據史書記載,商王射1箭,作冊般佐射3箭,全部命中,最終那只巨黿無力逃脫,成為了商紂王的獵物。ADVERTISEMENT
商紂王大為欣喜,便將射獲得黿賜給作冊般。
作冊是商朝史官的稱呼,那為什麼隨行官員那麼多,商紂王偏偏將獵物賞給了史官呢?
原因很簡單,這并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賞賜,而是商紂王指派給史官的「任務」。
在獲得巨黿后,史官自然是不敢將其吃掉或用其他辦法進行處理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