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古老的揚州城內,春意盎然。
城東繁華處的陸家公館里,已是張燈結彩,嗩吶悠揚。
細細打聽才知:這天恰是吉日,陸家二小姐陸英要出嫁了。
作為揚州赫赫有名的鼎盛望族,陸家對兒女婚嫁的操辦,自然也馬虎不得。
那天的揚州城,盡是大紅燈籠高掛。
送親隊伍綿延不絕,從四牌樓一直延伸到龍門巷。
據說:陸家陪嫁數量之多,已超乎常人想象。
除了紫檀木家6套,如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珍貴書畫更是不計其數;甚至連清潔用的掃把上,也做了細銀鏈點綴。
眾多嫁妝,分裝在佩有大紅花的漆盒里,數百名挑夫跟隨花轎之后。
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一直走到揚州碼頭;再雇10條大船,將嫁妝完全裝滿;點綴著熱鬧喜慶的嗩吶聲,直至合肥張家。
十里紅妝、百里送嫁…這樣的熱鬧場面,也引來無數百姓圍觀稱贊。
(示意圖)
看熱鬧的眾人們,有人羨慕陸家小姐的富貴出身,有人感嘆這樁婚事的門當戶對。
這紛紛揚揚的贊嘆和羨慕聲,傳入一個七旬老太太的耳中;只聽她落寞感嘆:自古紅顏薄命,就怕因福生禍啊。
這不合時宜的話,讓眾人聽了先是一愣,而后接連大笑。
有人取笑老太太心生嫉妒,有人埋怨老太太不會說話…
而這位七旬老婦的話,更是一語成讖。
生于名門望族的名媛陸英,堪稱揚州女子的佼佼者。
她的父親陸靜溪是淮左名流,不但富可敵國,而且文采風流;母親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之女,也是飽讀詩書的大家閨秀。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陸英無疑是幸福的。
她自小就接受父母的教導,不僅學習詩書,還學習女紅和樂器。
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下,陸英很快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大家閨秀。這樣知書達理的女子,追求者數不勝數。
縱然豪門子弟多相爭又如何?只因陸英的父母,早已給她定下一門親事,對方便是封疆大吏張樹聲之孫張武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