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西北邊疆地區的一個犯人,雙腳銬著鐵鐐,肩上背著行囊,應該是流放之徒。明清之後,江南的經濟漸漸超越北方。犯人流放之地不再是嶺南,而是北方的甯古塔或者西北不毛之地。清廷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甯古塔,發往新疆伊犁等地都是「奴」。
熱播的清宮劇曾給人一個誤區,即便是乞丐穿得也有模有樣。可真實的乞丐都是衣不蔽體,面黃肌瘦。大清末年,幾乎年年鬧饑荒,很多無法維持生活的百姓只能上街乞討。當時的「丐情」十分嚴重,單單京城在1878年的時候就有乞丐兩萬人。
街頭的卦攤,算卦先生正在觀察前來算卦的年輕人。這一行幾乎全是騙人錢財的把戲,他們善于察言觀色,一入門先猜來意,未開言先要拿心。只要將《玄關》背得滾瓜爛熟,就可以對號入座。清末,世道混亂,遍地都是掛攤子,人是越算越窮,花了錢求個心安而已。
一位出門的旗人女子,騎著一頭毛驢,身後有傭人跟著。還沒出胡同,就碰見一個商販來推銷自己的貨物。當時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獨輪車,再就是毛驢和騾子。
一位官員下鄉巡視的盛大場景,隨從儀仗等人在前開路,浩浩蕩蕩。所到之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清朝對于轎子的控制非常嚴格,規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出京辦事時,才能夠使用八抬大轎,畢竟這是朝廷大員的顏面。在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七品芝麻官也能鼓搗出王爺的排場來,朝廷便鞭長莫及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