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宋《滿庭芳·漢上繁華》。
時間的江河奔騰而過,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早已經沉溺在河底,飽經洗禮化作泥沙在歲月中留下斑駁的痕跡。
而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文化,卻沒有因為時間的洗禮而褪色,反而在歷史的波瀾壯闊中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我國寶貴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的印章。
早年間日本出土了一塊金印,刻著五個漢字,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日本人翻譯之后卻難以接受?
在偶然發現的金印上卻發現了五個漢字,這讓日本人非常的不解,找到學者翻譯過后卻發現這五個字竟然是:「漢委奴國王」。
很明顯這個印章肯定和中國有脫不了的干系,日本人翻譯過后不能接受的,就是為什麼自己的祖輩愿意當中國的附屬國。
為了了解故事的真相,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這金印的前世今生,早在商周時期金印就已經有了,距今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金印不僅原材料難得而且制作工藝極其復雜,難度極高,當時掌握這個技能的人少之又少。
金印一般都不大,也是我國古代君主所專用的,有時候也叫做印璽,是用來發布一些詔令。
金印的造型一般是方形為主,也正好符合古人天圓地方的理念,古代的建筑群也一直秉承這一理念,沉穩大氣。
不同時期金印底部的印章的字體也是大不相同的,有大篆、小篆、楷體等多種字體。不同時期的原材料也不同,有金、銀、銅、玉等等。
金印的出現在考古界是一種振奮人心的事情,金印底部的特殊文字,鑄成金印的原材料,還有金印上的特殊靈獸。都代表著一段不同凡響的歷史。
在金印上的特殊靈獸有時候代表著一個家族,有時候代表著某位君主,底部不同的文字飽含著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印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