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小者,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武俠里的郭靖和楊過,都是豪氣干云的大俠,為了襄陽城的百姓,他們付出了許多東西。甚至郭靖守城而亡,沒有后退半步,真的讓讀者大受震撼。楊過自幼流氣十足,後來歷經磨難,終成神雕大俠,縱使右臂已失,也是霸氣絕倫,穿梭于千軍萬馬之中,盡顯英雄本色。
提到大俠,人們會想到郭靖、楊過、喬峰,但是卻極少人提起張無忌,或者說沒有人想到這位武功蓋世的明教教主。那麼在金庸武俠里,張無忌可稱得上是大俠嗎?同郭靖和楊過相比,張無忌更多的是纖細,霸氣稍顯不足,他的骨子里缺少這樣的東西,但因此說張無忌不是大俠,未免有些說不通,故而他是真正的大俠,由于性格上的一些原因,才沒有上升到俠之大者。
郭靖自幼在蒙古,楊過從小便行走江湖,這兩個人見多識廣。張無忌從出生到十歲的這段時間里,都是在冰火島上度過的,在這里有愛他的父母和義父謝遜。島上的猛獸雖然厲害,卻抵不過江湖的險惡。回到中土之后,各派逼問殷素素和張翠山,意在套出謝遜的下落。眾人所想,自是要奪得屠龍寶刀,殷素素不得已,只得說謝遜那惡賊已死。聽到這樣的話,年僅十歲的張無忌并不明白,聽到「謝遜惡賊」,還有「死」字,便哭了出來,還坦言義父沒有死,殷素素狠下心了,扇了他一巴掌。從這段描寫里,能看出張無忌心懷俠義,沒有忘記義父謝遜的恩德。這誠實二字,從小就能看出來,側面點明張無忌不懂江湖中事,對于人心的惡毒可謂是一無所知。
倘若將張無忌換成韋小寶和楊過,結局就會有所不同,這兩個人必定是大吹特吹,將各門各派弄得如墮霧中,待到那時,謝遜便真的「死」了,從此江湖上便再無金毛獅王這號人物。細細想來,張無忌的這番話,和年幼的郭靖相救哲別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后張無忌更是了不得,他身在蝶谷,救治了不少江湖中人,還萬里迢迢送楊不悔,這樣的俠義之舉,還不能稱之為俠嗎?須知那一年的張無忌只有十四歲,嚴格來說和楊不悔沒有什麼過命的交情,紀曉芙和殷梨亭未能喜結連理,于公于私,張無忌都沒有理由護送楊不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