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古代那麼多銀子,現在為什麼消失不見了?考古學家給出答案!
2024/04/29

ADVERTISEMENT

前言

一塊銀錠,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貨幣文明。如今,我們已離不開塑料鈔票的時代,再也看不見市面上流通的金銀,它們早已不再是我們錢財的工具。然而,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金銀卻曾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白銀,它甚至曾是中國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白銀的歷史命運可謂跌宕起伏,從最初的稀缺到後來的廣泛流通,再到外流消失,其間蘊含了中國社會變遷的種種消息。如今,我們不再用它來買賣物什,但它依然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塊「魂靈石」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輪回,值得我們好好聆聽它沉甸甸的故事。

西漢時期:銀錠初現端倪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已經出現了原始的貨幣——銅鑄的貝。

ADVERTISEMENT

到了西漢時期,隨著采礦業的發展,中國出現了第一批銀錠。當時的銀錠形狀各異,有圓形、橢圓形和長條形等,而其重量通常在數十克到百克之間。這些銀錠表面比較粗糙,可以看出是用簡陋的方法直接冶煉得來。

然而,由于當時礦石開采和冶煉技術還相對落后,銀的產量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等少數地區。

再加上運輸不便,平均每個人擁有的白銀數量極少。所以到了西漢時期,白銀還遠未能成為通用貨幣,其地位遠遠不如銅錢。

當時,老百姓日常使用的主要是銅制的五銖錢。一枚五銖大約值今天一個銅板的購買力。而一兩白銀約值一千枚五銖錢,購買力相當于現在四五千元人民幣。所以我們可以猜想,當時一兩白銀對廣大平民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要擁有一兩白銀比登天還難。

ADVERTISEMENT

富人隨手撥出兩三兩白銀的戲劇場景,只能說是與史實相去甚遠的藝術虛構。

唐代:白銀仍是奢侈品

踏入盛唐,隨著唐代國力鼎盛和經濟快速增長,白銀的產量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只集中在西南少數州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八旬尼姑絕食7日「圓寂」,坐缸3年「肉身不腐」,開缸后一關鍵震驚所有人
2024/09/19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考中難度有多大,分別能當什麼官,看過這篇你就懂了
2024/09/14
慈禧死前的24小時,做六件缺德事遺臭萬年,但其遺言卻讓后人大笑
2024/09/13
她13歲被賣青樓,15歲嫁豪門,30歲失婚,35歲叱咤上海灘,這女人不簡單
2024/09/13
晚清第一「青樓女子」有多美,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她一句話保住一座城!
2024/09/13
一座850年前的金代古墓,棺木中躺著一對男女,女遺骸臉上蓋著一條黃毛巾,身份揭曉惹震驚
2024/09/12
太監,真的有凈身不徹底的嗎?一名老宮女道出了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2024/09/12
和徐志摩曖昧,出軌被丈夫捉奸,她卻告誡女兒:永遠別和男人認錯
2024/09/12
2002年,江蘇挖出千年古墓,專家半夜開棺看到「1物品」,被嚇得頭皮發麻大喊:快蓋棺
2024/09/11
兒媳變成姨太太,巨額財產揮霍一空,結局悲慘
2024/09/11
皇帝為「保命」裝了三年瞎子,妻子當他面與外人胡混,睜眼后「一雪前恥」
2024/09/11
和徐志摩「曖昧」,出軌被丈夫捉奸,她卻告誡女兒:「永遠別和男人認錯」
2024/09/11
歷史上494位皇帝中,真正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4個,其他差距太大別爭了
2024/09/11
滿滿的回憶,媽媽與兒女「1994年vs2024年」照片對比,網淚目:時光你慢點走!
2024/09/11
600多年前的「爛尾皇宮」,百萬人修建6年,為何罷停,至今仍然是個謎
2024/09/10
清宮中妃嬪的「真實長相」,與電視真的完全不一樣!網友感嘆:皇帝真不容易
2024/09/09
河南發現唐代15歲少女墓,墓志手寫而成、墨色如新,字字大唐氣象
2024/09/08
她給丈夫的小老婆當保姆,11年后感動丈夫,如愿生下一女
2024/09/07
300年前的台灣長這樣,故宮曝清朝地圖:古今第一手資料
2024/09/07
蔣梅英:舊上海美女之首,62歲被26歲小伙追,9年后卻被滅口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