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蕭何因此升官,在家擺酒慶賀,此時門客召平身穿喪服哭道:「相國,你大禍將至,不久會滿門抄斬。」蕭何聽了,大怒:「你喝醉了嗎?說什麼胡話!」可是召平接下來的話,讓蕭何冷汗直流。
在漢朝初年,蕭何,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穩坐漢高祖劉邦的左右,成為朝廷中的關鍵人物。蕭何的名字在歷史長河中光彩奪目,但在權力的殿堂里,他的位置卻是無比艱險。每一次政治的風波都是對他智慧與忍耐的考驗,他必須在忠誠與自保之間尋找微妙的平衡。
那年春初,蕭何剛被賞賜金印紫綬,府中便籌備了一場盛大的慶典。錦帷高張,珠簾低垂,府邸中歌聲悠揚,歡笑聲浪迭起。群臣賓客,文武百官,皆聚于此,共襄盛舉。然而,就在這繁華喜慶的場景中,一個突兀的身影打破了宴會的歡樂氛圍。
這人身披白練,面露哀容,竟是蕭何的門客召平。他的出現如同一道不祥的陰影,迅速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注目和竊議。
蕭何眉頭一皺,邁步上前,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嚴厲:「召平,你這是作何妄為?為何披麻戴孝,攪擾慶宴?」
召平的眼中含著淚水,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似乎壓抑著極大的悲痛:「相國,恕屬下冒犯,我之所以這般打扮,實為您的前途未卜,心中憂慮,實不得已而為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