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終能得天下,與他的謀臣劉伯溫有很大關系。
劉伯溫一路輔佐朱元璋,殲滅群雄,徹底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劉伯溫在這個過程中,就起到了極為重要的軍師的角色,其本人就是智囊團。
劉伯溫不僅精通天文地理,詩詞兵法,還能識風水,辨龍脈,所以劉伯溫還被稱為「斬龍狂人」。據傳,劉伯溫一生斬殺了99條龍脈。
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時期,大部分人都對風水之說,玄學等等深信不疑,而龍脈更是被視為關乎一國國運的重要所在,一般人不可輕易動龍脈,那劉伯溫斬殺了99條龍脈之后,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后果呢?
在古代風水學之中,「龍脈」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地形,「龍」就是山脈本社的脈絡與走向。
有的山脈形狀,蜿蜒且綿長,神似一條龍,因此這樣具有特殊走向的山脈就會被認為是龍脈。
比如風水界公認的龍脈所在地,便是那神秘且令人敬畏的崑崙山。
關于崑崙山,甚至有著「萬山之祖、龍脈之源」的說法,認為崑崙山龍脈是所有龍脈的根。所以古代也有很多神話傳說,是圍繞崑崙山展開的。
而龍脈所在地植物最為茂盛的地方,往往也被視為是龍脈的靈氣聚集之處,也就是風水寶地,也被稱為是龍穴。
相傳,龍脈所在的地方,都會受到龍的庇護,一條龍脈守護一個王朝,一條龍脈最后能綿延多遠,就意味著這個王朝能存亡多少年。
如果明朝統治之下, 還存在有龍脈守護著別的家族勢力,那豈不是會威脅到大明江山的穩固?想到這里,朱元璋心里不免慌了,誓要將所有威脅大明的勢力,從根上直接扼殺,實乃狠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