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著非常聰慧象征的「臥龍」和「鳳雛」竟然成了貶義詞,與「大聰明」成了「一家人」。
當然這是現代寓意,那兩個詞在三國時期可是非常響亮的存在。
「臥龍」與「鳳雛」都是當時的頂尖人才,那他們兩人誰更厲害呢?從荊州一事上可以看出來。
東漢末年著名隱士司馬徽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在司馬徽看來,這兩人都是絕頂天才,只要得到了其中一個人,那這天下便是唾手可得。
劉備也是非常幸運,曾一起擁有過兩人。
劉備剛創業的時候知道自己底子薄,而且又沒有什麼很大的靠山,所以他決定請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大臣來幫自己。
當初劉備先是看中了司馬徽,但是此人已經逍遙慣了,不愿再入勾心斗角的仕途,于是他就把諸葛亮和龐統都推薦給了劉備。
于是便有了後來「三顧茅廬」的感人故事,諸葛亮由于被劉備感動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所以他發誓一定要幫助劉備實現自己的偉大夢想。
劉備靠著厚臉皮也是終于得手了,自己的爛攤子終于有人管了。
當時兩人在茅草屋里,諸葛亮著重給劉備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形勢。
諸葛亮提了一下曹操和孫權兩個人,這兩個人都已經發展起來了,而且短時間內誰也滅不了誰。
諸葛亮就開始給劉備分析剩下的地方,哪些堅如磐石的地方可以當做根據地。
曹操和孫權之所以發展得如此穩定,除了自己努力和繼承家族產業外,他們挑選的首都也是非常安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