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之所以經典,不僅是故事情節精彩,讀來令人歡喜,還因為其中許多巧妙的細節設計,讓人嘆為觀止。
就像梁山所有好漢中,最諷刺的五個綽號,若你連起來讀就會發現,或許結局早已注定,只是閱讀之時,鮮少有人能注意這些瑣碎。
《水滸傳》中,絕大多數好漢都只有一個綽號,但宋江卻同時被稱作「及時雨」和「呼保義」,這讓人疑惑其中含義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及時雨」不過是江湖「好漢」們對宋江的認可,混跡于黑白兩道之間的宋江,總是樂于助人,在關鍵時刻出現,來的及時,有困難找宋江,及時雨這個稱呼與其十分搭配。
然而作者想要描繪,或者說想要諷刺的綽號,還得是「呼保義」。所謂「保義」,意思是保護國家大義,為國效忠。
但宋江上了梁山后,一心想著發展自身勢力,接受朝廷招安,并最終光宗耀祖。
這種想法和呼保義的含義不謀而合,可完成這一夢想的前提,卻是犧牲自己的兄弟。
綽號與實際行為形成對立,讓人分不清宋江是不是真的及時雨或者呼保義。倘若他心中真有兄弟,卻為何讓自家兄弟,損失慘重。踩在兄弟的尸骨上,成為宋朝官員,為朝廷效力。
和宋江相比,盧俊義更容易被讀者接受和認可。尤其是晁蓋死后,水泊梁山排座次時,不少讀者也都偏向于盧俊義。
然而武藝高強、相貌堂堂的「玉麒麟」盧俊義,最終竟然對權勢沒有絲毫興趣?在整個水泊梁山中,根本沒一點「二當家」的樣子,這和玉麒麟完全相悖。
要知道麒麟這種生物,本就是一種罕見且吉祥的瑞獸。能夠以麒麟為稱,也早已說明施耐庵對玉麒麟的期望和看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