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凡事都有例外,作為封建王朝的頂峰——清朝卻在它三百年歷史中無一昏君,只不過,清朝雖沒有昏君,卻也沒有逃出滅亡的命運。
明代對女真一族實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統治政策,各部落的的女真人由各自部族的首領和酋長代明王朝進行統治。到了明代末期,這些分布在東北一帶的女真人大致形成了三個部落——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這三個女真部落常年出于混戰之中,都想吞并對方,壯大自身。
盡管連年紛爭不斷,但是女真仍然未被統一。
此人便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建立大金兩年后,努爾哈赤不愿再將霸業局限在女真諸部族中,而是將目光放在了中原之主大明王朝身上,遂起兵反明。
努爾哈赤不斷對明朝邊境發動攻擊。在薩爾滸之戰中,他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軍事策略,大敗明軍,勢力進入遼河流域;在相繼攻克沈陽、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余城后,努爾哈赤已經占領了遼東大部地區。
可惜的是,皇圖霸業正開墾不到一半,還未入主中原,努爾哈赤便溘然長逝。1626年,努爾哈赤逝世后,其子皇太極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大清。ADVERTISEMENT
皇太極繼承先帝遺志,勢必要帶領大清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為此,他著實下了不少功夫。
從努爾哈赤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皇太極知道決不能再對漢人采取屠殺政策,那樣只會將人心越推越遠。于是,皇太極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極為重視后金民族與漢族之間的關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