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死后,諸葛亮繼承了他的北伐意志,在夷陵之戰后的蜀國基本屬于勉強自立,而諸葛亮的北伐更是一招險棋,稍有不慎就會禍及三軍。在諸葛亮距離北伐最成功,最穩扎穩打的一次,卻因為馬謖丟失了街亭而敗退。
當時的局勢對蜀軍極其不利,如果再消耗下去只有油盡燈枯的下場,而司馬懿則是以逸待勞,等著諸葛亮退軍然后乘勝追擊,蜀軍一定會大敗。在街亭丟失之后,諸葛亮也明白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撤軍,但是面對窮兇極惡的曹魏,即便是退軍的風險也相當大,如果讓曹魏從后方奇襲,蜀軍即便是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慘重,更可怕的是會直接讓曹魏打通了益州的大門,自己的主城也岌岌可危。為此諸葛亮決定兵走險招,那就是在西城擺下了空城計。
空城計雖然看似風險很高,但是勝算卻大,司馬懿帶著數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卻硬生生的被諸葛亮的一首「臥龍吟」和四個小小的步兵給嚇退了。這一點按照常人的理解,就是害怕城中有伏兵,這也是司馬懿之后給曹叡的解釋。
但是聰明人都知道,司馬懿十有八九是故意將諸葛亮放走的,因為他知道諸葛亮一死,那麼自己就會落得兔死狗烹的結局。但其實諸葛亮在第一時間擺下空城計時,司馬懿是準備要攻進城中的,在司馬懿心中,諸葛亮從來不會涉險,這次也不例外。而他想要在西城的諸葛亮開戰是因為他要重創蜀軍,但絕對不能消滅蜀軍,只有兩敗俱傷然后打跑蜀軍,對自己在朝中的形式才是最穩定的。可是當司馬懿看到門前的四個步兵,瞬間明白了諸葛亮想要表達的另一種恐怖含義。
空城計我們可以從兩點來分析。第一點是諸葛亮給司馬懿的暗號,那就是在城樓彈琴,其實已經告訴司馬懿自己從來不會走險,所以百戰百勝,而這次走險就意味著失敗。
這點是提醒司馬懿,我已經輸了,但是你確定你能贏的過曹魏?這是把司馬懿當成了知音,坦誠相告。
但是司馬懿并不打算讓諸葛亮全身而退,至少要重創蜀軍吧?
這才有了諸葛亮的第二個暗示,那就是門前打掃的士兵,意思就是各掃門前雪,這次戰役停止,我們各自處理隱藏的危險。其實這也告訴了司馬懿,如果你不先管理好自己家門口的暗箭,結果可想而知。
當明白了諸葛亮的第二個暗示,司馬懿感到毛骨悚然,自己和此刻的諸葛亮有什麼區別?于是慌忙中退軍了。要知道西城只有彈丸之地,即便是有伏兵司馬懿的大軍也可以應對自如。但就像諸葛亮的兩個暗示一樣,司馬懿只要敢進入城中,那就是同歸于盡的下場。
這二人不愧是知音,他們用只有彼此能夠明白的暗示,相互保住了自己一命。如果說當時諸葛亮少了任意一環,沒有門口的守衛,沒有彈琴,司馬懿可能就沒辦法分析的如此到位,最后甚至連三國的結局都會改變。三國中的戰役,最大看點就是將彼此牽制發揮到了極致,吳國蜀國唇齒相依,后期蜀國魏國相知相惜,這一場場經典的戰役,讓我們看到了古人的智謀的理解是有多麼強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