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晚年飽受頭痛之苦,尋遍天下名醫未見痊愈。直到他遇見神醫華佗,以針灸之術才幫助他緩解了頭痛之癥。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曹操并未等到自己的病情完全痊愈,就下令將華佗處死。眾人紛紛不解,就連他的大兒子曹丕也認為不該這麼做。
但是直到曹丕繼位后,他才終于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那麼,曹操當初為何要將華佗殺害呢?
華佗出生于東漢末年一個官僚世家,卻無心于仕途,云游各地,以醫術救死扶傷,名聲大噪,被稱為「神醫」。
當時,曹操正因多年征戰,加上操勞政事,導致長期頭疾痛苦。眾多醫師都無計可施,于是便派人將華佗請來。
一開始華佗是不想和曹操扯上關系的,可他畢竟出生于官宦之家,父母希望他能仕途順遂,光宗耀祖。
但華佗生性灑脫,不想過度介入官場政治,這與他人的期盼形成了矛盾。于是,華佗還是決定先在醫術上有所成就,積累一定人脈后,再通過科舉入仕。
當時的科舉制度講究舉薦,華佗必須通過當地官員推薦,才能獲得差遣。
本地的官員視其醫業為賤業,不肯給予推薦。華佗也看不上這些小官,不愿被他們舉薦去做些焦頭爛額的小職位。
他想著曹操勢力強大,地位崇高,如果能給他治病建立好關系,自己仕途上的愿望也許就能實現。
經過深思熟慮,華佗還是接受了曹操的邀請。
來到曹操府第后,華佗先是用自己擅長的針灸手法為曹操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治療,曹操的頭痛癥狀也稍有好轉。
但是曹操不想要僅僅緩解頭痛,他更想徹底根治自己的這個頑固癥狀。
對此,華佗判斷道,根據曹操的病情,想要實現根治,就必須采取外科手術的方式,親自為曹操進行開顱手術,直接清理腦中的病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