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 朱高熾)
朱高熾在很多人眼裡其實是一個廢人。
沒錯,就是殘廢的殘,殘廢的廢。
當然,他畢竟是燕王朱棣的長子,那些在府裡伺候他的丫鬟下人們只敢在心裡這麼想,不能當面這麼說。
在北平城燕王府裡當差,工資高,福利待遇好,誰都不想丟工作,所以誰也沒缺心眼到當面嘲笑朱高熾的份上。
但大家心裡都清楚,眼前這個體態肥胖,走路一瘸一拐,四肢極不協調,甚至連說話都有些結巴的年輕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廢人。
無疑冒犯,但朱高熾的體型約麼和相聲演員孫越差不多,孫越老師表演相聲時伶牙俐齒,能逗得觀眾朋友們哈哈大笑,朱高熾卻是一個說句「你好」都要結結巴巴說三分鐘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朱棣卻把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
時間回到建文元年,西元1399年。ADVERTISEMENT
這一年是乙卯年,隔海相望的日本發生了武士叛亂,大洋彼岸的亨利四世成為英國國王,漠北草原上的首領烏格齊哈什哈也成為了新一任的大汗。
世界風雲變幻,明朝當然也沒閑著。
年輕的大明皇帝朱允炆認為分封在全國各地的藩王們時刻威脅自己的統治,開始削藩,沒想到削到燕王朱棣的時候,朱棣反了。
(明朝藩王分佈圖)
朱棣起兵南下,朱允炆啟用了洪武朝的老將耿炳文,老耿實力是有,但奈何歲數太大,別說打仗,上炕或許都費勁了。
這樣的人很穩,但卻沒有銳氣。
打防守反擊可能綽綽有餘,但面對老謀深算的朱棣,想要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突破性勝利卻不是那麼容易。
朱允炆畢竟年輕,沉不住氣,眼看正面戰場沒有起色,果斷換帥,讓更為年輕的李景隆同志接替了耿炳文的職務。ADVERTISEMENT
新官掛帥,當然要改變以往的作戰風格,他認為把大軍都放在正面戰場上跟朱棣耗著沒有啥用,不如搞兩線作戰,一部分軍隊留下和朱棣繼續周旋,另一部分則由自己率領,直奔朱棣老巢,北平。
而當朱棣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很快決定,要把守衛北平的任務交給朱高熾。
大家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很震驚,因為北平是朱棣僅有的一座城池,也是朱棣的大本營,北平要是被李景隆給打下來,朱棣前有敵兵,後無退路,基本上就算涼了。
所以北平城很重要,誰來守北平,那更是重中之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