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8月,司馬昭執掌的魏朝派出以鐘會、鄧艾為首的伐蜀大軍南下攻打蜀漢,264年正月,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公元234年,號稱臥龍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期間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歲,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30年。
公元214年,號稱鳳雛的龐統在隨劉備攻打雒縣時,不幸身中流矢而死,年僅36歲,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50年。
公元229年,五虎將之一的趙云去世,死因不詳,年齡不詳,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35年。
公元222年,五虎將之一的馬超因病去世,享年46歲,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42年。
公元221年,五虎將之一的張飛被手下將領范強、張達殺害,張飛去世時年齡不詳,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43年。
公元220年,五虎將之一的黃忠因病去世,年齡不詳,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44年。
公元220年,五虎將之一的關羽被孫權手下將領潘璋的司馬馬忠俘虜,隨后被殺害,關羽去世的年齡不詳,此時離蜀漢滅亡還有44年。
臥龍鳳雛
從時間來看,臥龍鳳雛及五虎將離蜀漢滅亡最近的是諸葛亮,有30年,最遠的是龐統,有50年,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蜀漢滅亡的原因都不應該由他們來承擔,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蜀漢人才濟濟,既有臥龍鳳雛又有五虎將,為何卻第一個滅亡?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實力決定一切。
劉備說過一句名言:成就大事應該以人為本。而決定封建政權的實力靠的就是人口,公元264年蜀漢滅亡后三大政權的數據,曹魏是443萬人,東吳是230萬,蜀漢是94萬。
曹魏的人口數量是蜀漢的4.7倍,是東吳的1.9倍,是蜀漢+東吳的1.4倍,人口多意味著實力強,光是263年鐘會伐蜀大軍,數量都有十八萬人,這個軍隊數量快是蜀漢全國軍隊總數量的雙倍了。
三國實力對比
雖然實力強不一定能贏,比如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實力弱的贏,但是只要不犯戰略性錯誤,實力強永遠是最后的贏家,比如三家歸晉。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徒然,蜀漢政權作為三國最弱小的勢力,最先滅亡并不奇怪,司馬昭之所以要先對蜀漢下手,看中的就是蜀漢弱小的實力,從263年魏滅蜀之戰來看,蜀漢雖然有秦嶺天險也沒能擋住魏軍,雖然有劍閣險道,依然沒能擋住鄧艾,這就是實力的原因。
二、人才的數量與品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