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梁實秋與程季淑的婚姻被視為民國文人中最恩愛的典范。
《槐園夢憶》中記載的他們共渡戰亂困難、相濡以沫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讀者。
然而,1974年程季淑意外去世后,年過古稀的梁實秋卻與小他近30歲的韓菁清陷入熱戀,震驚了文壇。
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梁實秋竟引用了當年與魯迅斗爭多年的對頭人物的原話回應,表達了自己對這段感情的堅持。
這一轉變令人不解:一個感情極為專一的人,如何在妻子去世后不到一年就與另一個女子陷入熱戀?
其實,梁實秋對女性的專情,可以追溯到53年前的那樁包辦婚姻。
1921年,18歲的梁實秋偶然從父親書桌上看到了一張紅紙,上面寫著「程季淑,安徽績溪人,年二十歲......」
原來,這是家人為他物色的未來妻子。梁實秋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妻子」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母親則描述說她長相溫婉,有雙大眼睛,身材嬌小,腰身纖細,一頭烏發挽成髻。
梁實秋聽后已頗為滿意。
這一年,程季淑已經25歲,正值青春美好之時,卻仍是個大齡剩女。程季淑其實早已習慣了這份孤單。
9歲那年,她失去了父親的庇護,和4個姐妹在一個風雨飄搖的舊式大家族里相依為命。少女時代的她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大學,卻依然無法擺脫命運給她安排的一切。
就在程季淑以為自己會永遠守著這份清冷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闖入了她的世界--清華學生梁實秋。
與程季淑的坎坷不同,18歲的梁實秋生活在一個開明溫馨的家庭。
父母對他充滿關愛,讓他免于包辦婚姻的痛苦。正當梁實秋滿懷理想主義地認為盲婚啞嫁是對[兩.性]不負責任的時候,一位好友黃淑貞卻為他說起了程季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