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后宮詞》
老話說,人在官場如戰場。這話的說得并非不無道理,古代帝王身邊的臣子仁士哪一個不是天天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生怕哪天說錯話,做錯事,一個不小心腦袋就沒了。
圖1
封建的中央集權體制使得皇帝位于千萬人之上,身后的文武百官都為自己所用,萬千權力集一身。于是有了秦王嬴政的殘暴統治,西漢劉驁的墮落荒淫。
歷史上要論帝王功過,實在難以分說,明君圣主也有,朱元璋算其一,可他在位時處理的胡惟庸一案,可謂是牽涉了千人以上,弄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由此也暴露了即使是再圣明大義的君主也難逃生性的猜忌和多疑。
這是帝王的大忌也是他們的通病。
身居高位的他們,難免玩弄權謀大計,也時時刻刻保持警惕。例如另一位歷史著名皇帝——乾隆,本是微服私訪,前一秒還在吃著老農贈送的西瓜,下一秒就下令將人斬殺,這便是生性使然啊!
乾隆是歷史長河中杰出君主的代表之一。他是最幸運的皇帝,將大清帝國帶上了頂峰,但同時也是最不幸的,清朝的沒落也在他的手中完成。他在位60年,執政63年,成為了「康乾盛世」的收官者。
圖2
乾隆自幼深得康熙的喜愛,讀書時得到過康熙的親自指導,有時候康熙去打獵或批改奏折都會將乾隆帶在身邊。因此乾隆便耳濡目染,深喑官場之事。十二歲的乾隆跟隨康熙打獵時遇到一只黑熊,在危急關頭,乾隆挺身而出,將黑熊擊斃。
此事之后,康熙更加喜愛乾隆。
真正帶領乾隆走上權謀之路的是蔡世遠。他在陪伴乾隆期間,不但教他古文,還教他從古人的文章中學習皇子如何在奪取皇位的斗爭中運籌帷幄、穩操勝券。由此在從小的培養中奠定了乾隆的權謀思想,也因此造就其帝王的本性。
乾隆此次南巡,正值最熱的三伏天,一行人走在路上口渴難耐,想尋口水喝,但無奈四周沒有井,正巧走到一個瓜棚底下,于是想著買幾個瓜來解解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