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學家們評價王莽一生,以否定態度居多,原因在于封建社會講究正統傳承。雖王莽以禪讓獲取皇位,但依舊不容于世俗。
近代史學家們評價王莽則比價正面,尤其是胡適先生,還特意為王莽平反,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特別是土地國有、均產以及廢奴這三大政策,更是讓他完全區別于其他封建皇帝。
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皇帝的頭顱卻被后世歷代皇室當成了寶貝,足足收藏了272年。
從公元23年開始,一直到公元295年洛陽武庫遭遇大火,王莽才終于得到了「解脫」。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才導致歷代皇室會如此針對王莽呢?他的頭顱又有什麼特殊之處?關于這一切,還要從王莽生平開始說起。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于西漢權傾朝野的外戚王氏家族之中。其父王曼、其兄王永、其姑姑為孝元皇后王政君。自他出生起,就注定他一生都不會平凡。
只不過王莽父兄先后去世,他也只好跟隨叔父們一同生活,這讓他從小就養成自卑內斂的性格。許多事情藏在心里面,外人根本無法看透。
尤其是生活和工作之中,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三公之首,相當于現如今的國防總司令),因此,族中年輕人多生活奢靡、紈绔至極。
只是王莽卻與眾不同,他獨守清凈、與民為善、為人謙恭、勤奮好學。總之,年輕時候的王莽,堪稱王氏家族的楷模,無論族內還是族外,都認為王莽一定會成為未來王家的掌權人之一
。
很多史學家認為,這或許是王莽父兄早逝,導致王莽沒有什麼安全感,所以無法像其他族人一樣肆無忌憚。
可后來的事實證明,王莽之城府,遠超眾人想象。胸中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說的便是王莽這樣的人。
年僅24歲的時候,王莽開始進入中樞做官,他對彼時身居大司馬職位的伯父王鳳十分恭敬,順利得到了對方的認可和栽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