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歐陽修,大多數人馬上會想到《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就是一篇快樂宣言,以一個「樂」字貫穿始終。
因此,歐陽修也給人一種風流瀟灑、沒心沒肺的感覺。
然而事實上,歐陽修是個倒霉蛋,一生3次被貶,2次被誣告「通 奸 亂 倫」。
歐陽修,江西吉安永豐縣人,北宋著名的政 治 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1007年,歐陽修出生于四川綿陽。
彼時,他的父親歐陽觀,時任綿陽推官。
歐陽觀是個好官,常常半夜三更還在熬夜審閱案卷。
一天晚上,他心事重重,唉聲嘆氣。
妻子便問:
「為何嘆氣?」
歐陽觀回答說:
「有一個人被判了死 刑,但我不想看到他死。所以我翻遍案卷,想為這個人找一條活路,可是卻找不到……」
其寬厚仁慈,可見一斑。
令人遺憾的是,歐陽修3歲那年,歐陽觀就去世了,享年59歲。
此時,歐陽修的母親才29歲,妹妹還在襁褓之中。
無奈之下,這位年輕的寡婦,帶著一雙兒女去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
可惜,叔叔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勉強糊口而已。
歐陽修的母親窮得買不起紙筆,只好用蘆葦稈在沙地上,指畫著教兒子讀書識字。
這就是成語「畫荻教子」的典故,後來用來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而歐陽修生而早慧,他不僅酷愛讀書,還過目成誦。
叔叔被驚到了,對嫂子說:
「您不必憂心家貧子幼,您兒子是個神童,以后一定會振興家族,留名青史!」
未料,這個神童卻一連兩次科考落榜。
為什麼呢?
因為,歐陽修推崇古文,對當時流行的「險怪奇澀」
直到22歲那年,他暫時妥協。
然后,他斬獲省試第一!
再然后,他飄了……
歐陽修提前做了一身大紅的狀元袍子,認定這一屆的狀元非自己莫屬!
結果,成績出來,讓人大跌眼鏡——
19歲的王拱辰,被宋仁宗欽點為新科狀元,成為北宋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
而歐陽修考了第14名,位列二甲。
後來,主考大人晏殊透露:
歐陽修鋒芒太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故意把他的名次往后調了。
事實上,晏殊對身材矮小、高度近視的歐陽修印象并不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