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生在世,"錢"之一字最是傷人,平常我們總說錢財乃身外之物,可若是較起真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開,放得下,但就是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民國時期有一個人,臨死前,把積攢了大半輩子的欠條統統給燒的一干二凈。
是欠條一文不值嗎?還是無法追回了?明明是價值連城,而又唾手可得的巨款,怎麼就一把火給燒了呢?面對家人的不舍與不解,杜月笙只說了一句話:"我是在救你們的命。"這究竟是何緣由呢?一切還都要從頭說起。
1888年,杜月生出生在了江蘇川沙,也就是現在的上海浦東新區。這時候的杜月生還不叫杜月笙,4歲就父母雙亡的他,從小在繼母和舅父的養育下長大,後來在稍大些,就開始以賣水果為生,因為梨削的好,受人追捧,還得了兩個綽號,一個叫
從這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可見一般了,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松達到的,正在年少,卻能夠有著這樣的經營,也是為他以后的路打下基礎。
張愛玲有一句話:"出名要趁早",對杜月笙而言,真的是早的不能再早了,14歲就拜了上海青幫的陳世昌為老頭子,也就相當于早早地給自己找好了一個老師和靠山,這一份少年心性,可謂是睿智而成熟。
陳世昌是小東門一帶的流氓頭子,也是幫派中的一號人物,有一個綽號叫"套簽于福生",在青幫中屬"通"字輩,拜在他門下的杜月笙。按序排在"悟"字輩,也許當初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當時隨手收的一個人,最后會成長為整個上海灘的霸主,而對杜月笙而言,從此就真正邁進了幫派的大門。
陳世昌再怎樣說,地位其實也不高,對杜月笙而言還算不上是一步登天,但對他而言,重要的并不是陳世昌這個人,而是他的人際關系,所謂交易往來,人情世故,這關系二字不管到哪里也都是吃香的。而杜月笙很明白這一點,盡管他還年輕,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心性和謀略。
經過陳世昌的介紹,他成功的進入黃金榮的黃公館,做一名打雜,這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就真的只是打雜,平凡而普通。但很多大事情往往由平凡普通而生,所以對杜月笙而言這不一樣,這份工意味著時機,他一直在等待的東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