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這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在送自己的弟弟出使時所作的一首詩,題為《送子由使契丹》。
這首詩堪稱是千古名作之一,即便是在現代的一些語文教材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此詩中,蘇軾借對弟弟的諄諄教誨,既表達了自己對親人的不舍與思念,又流露出了詩人對國家的熱愛之心。
但以前,或許我們都只關注于了蘇軾和他所代表的宋朝,卻沒有關注到他弟弟即將出使的目的地——契丹。
契丹作為宋朝的心腹大患,時常讓北宋統治者感到頭痛不已。而關于契丹的歷史和未來的發展,你又了解多少呢?事實上現在,就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著契丹人的后代,你知道嗎?
史書中關于契丹的祖先考究,基本上有這樣的幾種說法。其一是在唐代完成的《后漢書》中,當時的人認為契丹主要來源于鮮卑宇文部;另一種觀點則來自于更晚一些的宋朝,他們認為契丹的源頭還可以繼續向上考證,畢竟所謂的鮮卑宇文部本身就是東胡的一個分支,而東胡正是匈奴的名字之一。
所以,綜合這兩種說法,我們不難得出契丹,是由匈奴變成鮮卑,再從鮮卑逐漸變化而來的。
對于這些觀點,當然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根據史書記載,在東漢時期,匈奴被漢朝擊敗之后,他們的首領單于兵敗逃走,沒來得及帶上自己的族人,鮮卑就趁這個機會來到了匈奴的地盤上,占據了匈奴的土地和民眾十多萬人。
然后隨著時間的發展,原本的匈奴人和鮮卑人慢慢通婚繁衍,逐漸變成了一個融為一體的部族,大家全都自稱為鮮卑。ADVERTISEMENT
日子一天天來到了十六國時期。當時,由于被前燕的慕容氏擊敗,鮮卑宇文部漸漸脫離了他們原來所屬的東部地區。可惜那幾年運勢不好,他們沒多久又碰上了北魏的軍隊,再次落敗分裂。
這一次,鮮卑宇文部分作東西兩部。東部的,就是我們的所說的契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