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經典電視劇——《喬家大院》在中央一套首播。
次年,該電視劇便獲得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多個獎項,至今,這部作品仍然是人們心中的經典名作。
臨危受命,帶領喬家走向極盛的喬致庸更是令無數觀眾印象深刻。這部經典作品并非憑空杜撰,而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而來。
現實往往是比影視作品更加精彩,很多故事也更加撲朔迷離。喬家大院從無到有,經歷百年風雨,它也默默地見證著喬氏家族的興旺和衰落。
任何家族都不是從一開始就富有的,喬家的富有是從喬致庸的爺爺喬貴發開始的。
喬貴發出生于康熙年間,他少年時期失去雙親,從此過上了孤苦無依的孤兒生活,沒有父母做經濟依靠的他一貧如洗,自然連老婆也討不上。
喬貴發整日在小村子里貧窮地晃蕩著,誰家中有紅白事兒,他也跟著去湊熱鬧,他渴望在集體生活中,通過勤勞獲得他人的認同。
可世界的法則不是這樣的,平等的人際關系源于相當的經濟基礎,喬貴發即使在自己的本家都盡受冷落和白眼。
他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貧窮,可貧窮就是原罪。他成了村里的「樹先生」。
喬貴發不是一個甘于認命的人,憑什麼我生來就要受到別人的冷落和白眼?憑什麼我就不能變有錢?別人能做到的,我喬貴發也可以!
就這樣,喬貴發背井離鄉,踏上了自己人生的征程。這一步,也是整個喬家輝煌的開幕式。
在康熙末年,北方人民想要發家致富,大多會去選擇「走西口」,也就是前往長城以北的口外討生活,尋求通過南北貿易來發家致富。類似于后世的「闖關東」和「北漂」,都是一種謀生方式。
喬貴發來到北方的第一份工作是給蒙古商號拉駱駝,類似于現在的大貨車司機。
即便是現在發達的科技帶來了汽車,這樣一份工作都是異常辛苦的,剛何況那個欠發達的年代。
風餐露宿、日曬雨淋都是家常便飯,如果路上遇到歹人更是有可能人財兩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