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50℃的北極圈附近,生活著一群十分特別又神秘的人——因紐特人。
在之前,因紐特人又被稱為「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雖然說這個名字帶有歧視的意思,但是他們也還可以接受,因為他們真的會吃生肉。
不過相比起來,他們還是更喜歡別人叫他們「因紐特人」,因為這個意思是「真正的人」。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他們明明也是黃種人,為什麼會生存在北極呢?他們住在冰屋里難道不冷嗎?
在寒冷的北極圈內,有著一群不同于白人的黃種人,他們被稱為因紐特人。
因紐特人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格陵蘭島以及北冰洋沿岸的地區。
十萬年前,一群黃種人遭遇生存危機,不得不離開故土,向著未知的北方進發,他們渡過黑龍江,翻越奧利洼嶺,來到了西伯利亞的冰原,這就是因紐特人的祖先。
在西伯利亞的苦寒生活并未讓他們停止北上的腳步。
大約一萬年前,一部分因紐特人翻山越嶺,來到了白令海峽,
他們乘坐的不是豪華郵輪,而是用海豹皮縫制的簡陋皮劃艇。
這些皮艇在劇烈的海浪中左右搖曳,隨時都有翻沉的危險,但是因紐特人仍然咬緊牙關,在洶涌的波浪中跨過了白令海峽,成功抵達了阿拉斯加的彼岸。
不幸的是,阿拉斯加已有土著居民,強大的印第安人部落視這些外來者為入侵者,于是雙方便展開了瘋狂的屠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