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死是蜀國衰落的開始,在關羽被抓身逝去后,張飛因急于報仇被手下行刺,桃園三兄弟只剩下劉備一人苦苦支撐。
當年叱咤風云的蜀國五虎也元氣大傷,再加上劉備急于報仇,被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里,最終氣急攻心,撒手人寰。
由此可見,關羽對蜀國乃至整個三國時期的連鎖影響多麼可怕,雖然關羽走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主要圍繞蜀國和東吳,但在另一邊的魏國也受到了影響。
魏國當時的主要人物曹操和關羽分別做出了不同的反應。
同為三國早期主要人物,雖然曹操和關羽的身份有著很大的差別,一個是主公(丞相),一個是武將,但兩人之間的羈絆卻早早的出現。
關羽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大家一起圍攻呂布的時候,雖然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典故并不是真實,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曹操便認可了關羽的實力。
在整個三國的歷史上,關羽的戰斗力都可以排進前五當中。
與此同時,關羽也早早看出了曹操對劉備的潛在威脅,在《蜀記》中曾記載:「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除公,備不從。」
無論當時的劉備是因何種原因放棄了除掉關羽,關羽的能力、膽魄(敢于直接提出除掉曹操)和眼界都站在了同類別武將的頂點。
在那之后,曹操終于獲得了和關羽「親密接觸」的機會。
《三國志》中曾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從這里可以看出,曹操對關羽已經不能用「喜愛」來形容,如果當時關羽提出歸附曹操,想必任何要求曹操都會答應,但奈何天不遂人愿,兩人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不過關羽也沒有忽視曹操對他的付出,在臨走之前,用除掉顏良這樣的成績來回報曹操,可見關羽無論在忠心還是在義氣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要知道顏良雖然早早領了便當,可其真實戰斗力非常彪悍,能夠和許褚50回合不分勝負的徐晃,在顏良面前20回合都走不下來,如果當時不是關羽出現,曹操想要打敗顏良非常困難。
因此在關羽走后,曹操經常「夜不能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