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影視劇里的清朝王爺瀟灑俊逸,個個魁梧高大,面龐清秀又不失幾分硬朗剛氣。身著華麗衣裳,身姿才氣翩翩,最為引人矚目的還是清朝男子頭部辮束而成的那一條烏黑髮亮,柔順飄逸的大辮子,整潔又不失幾分隨性的氣場迷醉萬千少女。
世人只知熒屏中清朝男子的完美無瑕,醉心欣賞清朝人柔順發亮的辮子束發,卻鮮有人知清朝人編織辮子的真實狀況,更不懂辮子發絲散發的臭味、內部的臟污以及表面的油膩。
清朝時期,英國的一個傳教士切身領略到了清朝男子披散辮子的寶貴一刻,卻是聞到了前所未有的臭味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臟污頭皮情況。
清朝以前,古代男子無人不是擁有一頭青絲黑髮,他們發絲濃密柔潤,發束烏黑髮亮,絲毫不遜于女子的長髮及腰。
彼時的男性可以隨性披散頭髮,也可以盤發戴冠,髮型琳瑯滿目。
而到了滿族人統治的清朝,髮型無謂階級區別,大街小巷上的男子皆是留著一條又長又細的辮子,皇帝貴族與平民百姓如出一轍,剃發留辮成了清朝人必備髮型。
在古代中國,剃發留辮是滿族人士繼承已久的人文風俗。滿族人民的祖先礙于下地耕作和下海捕魚的勞作生活不便于打理滿頭髮絲,辛勤勞作的他們早早決定剃發思緒。
與此同時,推風助瀾留束辮子的還是滿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薩滿教。薩滿教將頭部頂部視作是靈魂的棲息之地,剃發留辮的滿族髮型至此已是約定俗成,落下定錘之音。
高風疏葉帶霜落,一雁寒聲背水來。明朝潰敗,滿族皇族就此成為稱霸中華的新帝王,大清帝國落地而成。整治風化的相關措施接踵而來,剃發令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指令,
統治階級的做法使得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開剃發留辮的命運,剃發留辮可是走向滿化的必經之路。
清朝人所留的辮子不僅讓人看上去清爽許多,功能也是不少。長細的辮子能夠盤起來作為一個枕頭使用,有了辮子,隨處睡覺不再需要擔心落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