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于青樓大概多少都有一些誤解,認為古代的青樓單純就是個風月場所,里面除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老鴇子,就是濃妝艷抹的風塵女子,里面的客人也個個都是肥頭大耳。實際上,青樓是一種相當高雅的地方,與專做皮肉生意的「窯子」不可同日而語,去消費的也都是一些文人雅士。
對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來說,青樓是一個激發靈感的好地方,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大文豪都曾經對青樓流連忘返。比如說在文風最盛的宋朝時期,蘇東坡兩兄弟就常去,還有唐朝時期的大詩人杜牧,他也喜歡去,還留下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千古佳句。當然,最出名的還是宋朝大才子柳永,他的一生基本就沒有脫離過青樓的影響。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是北宋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他前半生顛沛流離,參加科舉屢試不中,沉溺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由此與青樓結下了不解之緣。
柳永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在詩詞中描繪了大量青樓女子的不幸,訴說了青樓女子內心的苦悶和幽怨,使得他在青樓女子中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在宋代,青樓女子主要以表演歌舞為生,而填詞作曲恰恰是柳永最擅長的。所以柳永屢次科舉不中后,為了生計,干脆在青樓教樂工填詞作曲,供她們表演使用。柳永直到晚年時期,才當了幾任判官、縣令這樣的小官,致仕后生活愈發困頓,全靠青樓女子接濟。據說,就連后來柳永去世后,也是由青樓女子捐資安葬的。
青樓作為古代的一種高檔場所,消費必然也是不低的,也只有那些闊綽的文人雅士負擔的起,普通人想要去一次可不容易,一是沒錢,二也覺得不值。因為在古代,能識文斷字的人并不多,能彈琴作畫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普通人一般是不會去這種地方的。
當然,對于那些喜好風流的才子佳人們來說,青樓又恰恰是激發他們靈感的好地方。
那麼,古代逛一次「青樓」,大概需要多少銀子呢?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又是多少呢?看看你負擔得起不。以經濟最為繁榮的宋朝為例,來看看古人到底要花多少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