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打算處死舊臣夏原吉。夏原吉說:「我自知必死,但能否寬限三天,讓我把這些賬目算完?」朱棣一聽都愣住了,都什麼時候了,這人不求饒命,還想著工作?
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天下大亂,英雄輩出,忠臣義士在亂世中輝映成風。其中,夏原吉的故事,是一段歷史長河中獨特而又感人的篇章。
1402年的一個寒冷夜晚,南京城破,朱棣攻城略地,權勢在手。在這關鍵時刻,夏原吉,一個默默無聞的賬房老臣,面臨生死考驗。
「我自知必死,但能否寬限三天,讓我把這些賬目算完?」夏原吉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不慌不忙,只求完成手頭的工作。
他的話讓朱棣一聽都愣住了,都什麼時候了,這人不求饒命,還想著工作?這是何等的人?在生死關頭,還能如此忠于職守。
在繁忙而又寂靜的房間里,夏原吉如同往常一樣,全神貫注地埋頭于厚重的賬本之中。窗外雖有春風送暖,但他仿佛未曾察覺,他的精神世界完全沉浸在數字與記錄之中。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份職責,更是一份對國家、對百姓福祉的承諾。他深知,這些枯燥的數字背后,關系到國家的財政安全,關系到每一位百姓的日常生活。即使是生命垂危之際,他也決心盡到自己作為一名官員的最后職責。
三天的時間里,他日夜不休,只為將每一筆賬目都核對無誤。
終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夏原吉站立在朱棣的御前,他的面前擺放著一摞摞整齊的賬冊。他的聲音堅定而清晰,一筆一劃地將賬目情況匯報給朱棣。他心中早已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以為自己的生命將隨著這最后一份工作的完成而畫上句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