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功成名就,建立大明帝國,一時間繁榮景象令人振奮。然而帝國的繼承問題卻令朱元璋頗為煩心。他最鐘愛的長子朱標已經早早地離開人世,現在朝堂上活躍著的是幾個年輕的皇子。他們各有才干,但哪一個最適合接班成為明朝的下一任皇帝?這讓朱元璋頗為傷腦筋。
朱標生前溫和儒雅,最得父皇喜愛。朱元璋一心希望朱標能夠繼承大統,將他經營的江山傳承下去。作為明朝的開國之主,朱元璋視這塑造的帝國為自己畢生的心血。他不愿讓來之不易的大明天下,就此落入旁系子侄手中。
然而天不遂人愿,朱標不僅早逝,就連他的太子也先他而去。如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登上了皇儲之位,朱元璋對這個外孫也是極為看重。他認為朱允炆溫和儒雅,最能繼承朱標的風骨,是保住正統的最佳人選。
但其他的皇子們也各有才干,其中四子燕王朱棣更是勇武善戰,深得軍心。每每出征,都能立下汗馬功勞,令朱元璋也看在眼里。他明白,要穩定一個新朝廷,沒有點武力是不行的。
正因如此,朱元璋左右為難。他明白皇位繼承,不能只顧一個正統,必須兼顧鼎立。如果僅立朱允炆一人,其他諸皇子必將不服。若要避免明朝一統天下后又陷入混戰,他必須慎重考慮各皇子的才能與人望,讓天下臣民都能接受新的君主。
這對朱元璋來說極為棘手。朱允炆擁有正統地位,但朱棣的武功與人望也日益顯赫。朱元璋不愿重蹈北宋的覆轍,讓異姓奪去大明江山。但他也擔心朱允炆的軟弱可能讓朱棣有可乘之機。眼看皇子們個個驍勇,朱元璋倍感選擇之艱難。
朱棣他卻也明白,父皇對長兄朱標和外孫朱允炆的偏愛。他并不介意自己永遠只能是一方藩王,侍奉皇兄就是了。但他憂心忡忡,生怕這對父子的軟弱難以經營明朝江山,最終導致國運不保。
作為一個勇武的藩王,朱棣對邊疆形勢最為熟悉。他看到明朝剛剛立國,四方未定,不少舊勢力仍然存在。如果不能鞏固邊防,這些蟄伏的寇敵終有一日會卷土重來。
因此朱棣上書朱元璋,建議將弟弟們都送往各地鎮守,以加強明朝在新占領地區的軍事實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