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位農婦正準備拿家里不要的舊賬本燒火,卻突然掉出了一張的蓋紅章舊紙,旁邊會計丈夫撿起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這竟是曾國藩頒發的免死牌。
寒風凜冽的臘月,河北石家莊郊區的一個小村莊里,村會計李大叔和他的妻子張嬸正在家中烤火,爐子里燃燒的是一堆舊賬本。這些賬本是李大叔從村委會帶回來的,已經失效多年,成了最好的引火物。就在張嬸隨手撕扯著一本發黃的舊賬本時,一張與眾不同的紙片突然從書頁中滑落。
這張紙片顏色發灰,質地輕薄,與賬本上其他紙張截然不同,張嬸正要將它扔進火盆,卻被眼尖的李大叔一把攔住。李大叔小心翼翼地撿起那張紙,仔細打量起來。紙上的字跡雖然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突然,他的眼睛睜大了,手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這哪里是普通的紙片,分明是一張來自百年前的免死牌!這張免死牌高約半米,整體呈灰色,保存完好。
上部有一個梯形方框,里面赫然寫著"免死牌"三個大字。下方的黑色豎欄內密密麻麻地刻印著一百多個楷體小字。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下角蓋著的一枚鮮紅色長方形印章,上面清晰可見"欽命辦理浙江軍務前任兵部侍郎關防"的字樣。李大叔曾經當過教師,對歷史頗有研究。他仔細閱讀了免死牌上的內容,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竟然是清朝名將曾國藩親自頒發的免死牌!上面還有"兩江總督"和"咸豐十一年"的落款。
李大叔激動地向妻子解釋道,這張免死牌可能是一件珍貴的文物。他們商量后決定將其上交給有關部門。然而當他們將免死牌拿到村長家時,卻遭到了冷遇。村長看著這張灰撲撲的舊紙,認為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廢紙,懶得為此跑一趟縣里。失望之余,李大叔夫婦決定親自前往區文化站上交這件可能的文物。當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看到這張免死牌時,他們的反應印證了李大叔的判斷。
專家們被緊急召集來鑒定這份特殊的歷史文獻。經過反復考證,專家們確認這確實是一張珍貴的免死牌,是曾國藩為瓦解太平天國起義軍而制作的。
就在這危急時刻,他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曾國藩決定從內部瓦解太平軍,他制作了這些免死牌,承諾只要太平軍士兵投降,就可以免除一切罪責,甚至可以安全返回家鄉。為了增加說服力,他還親自創作了一首《解散歌》,附在免死牌后面。
這張免死牌的正文寫道:"欽差大臣兩江總督部堂曾,為給牌事照得難民,陷入賊中自拔來歸者,應即謹遵歷次諭旨概予免死,其有往年在家犯罪者一體赦宥,除咨行各省外,特給護牌并粘連解散歌收執為據。"曾國藩巧妙地將起義軍稱為"難民",暗示他們是被迫加入太平軍的。
他承諾不僅免除他們參與起義的罪責,甚至連以前在家鄉犯下的罪行也一并赦免。這種誘惑對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太平軍士兵產生了影響。然而歷史的真相往往殘酷,盡管有少數太平軍士兵選擇投降并領取了免死牌,但這張"免死牌"最終并沒有真正起到"免死"的作用。
當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后,清軍根據免死牌上登記的地址,將這些投降者一一找出并處決。清朝統治者的殘暴本性和出爾反爾的行為暴露無遺。這張免死牌不僅記錄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也揭示了統治者的陰謀詭計。
它見證了太平天國起義的興衰,也反映了清朝統治者的殘酷無情。考慮到這件"免死牌"獨特的歷史和文物價值,文化站決定獎勵李大叔夫婦800元。至于這件"免死牌"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珍藏在河北大學博物館,成為了研究太平天國起義和晚清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這張免死牌的發現,猶如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曾國藩在危急時刻的權宜之計,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紙諾言是如何輕易地被違背,一條人命又是如何輕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