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講究師出有名,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是國家內部起兵造反,都需要找一個足夠支撐自己行動的理由。唯有如此,才能讓百姓不至于反對。
而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名的造反理由,那就是唐武則天執政時期,駱賓王的代表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這篇著作條理清晰、先聲奪人,起到了極大的宣傳鼓動作用。
不僅如此,后代史學家和文學家們深思熟慮以后,還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稱為天下第一「罵文」。
就連武則天看完以后都忍不住感慨,這樣優秀的人才竟然不能為我所用,實在可惜。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文章中提到的徐敬業,其實還是唐朝開國功臣徐茂公的子孫。而他后來的造反行為,甚至早就被徐茂公預料到。
徐茂公在臨終前對身邊的人說道:「如果我的后代中出現了‘高人’,那就一定要提前將他殺害,否則他未來一定會造反。」
對此,不少人都表示懷疑,徐茂公對大唐如此忠心,他的后人又怎麼可能走上造反的道路。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徐敬業還真讓他們【啪☆啪】打臉。而有關于這一切,還得從徐茂公個人的發展開始說起。
隋朝末年,朝堂暴政已久,國家民不聊生。面對如此景象,年僅十七歲的徐茂公憤而參軍,并且勸說當時的起義軍首領翟讓一同創業。
原本在翟讓看來,自己只想老老實實地打家劫舍,做一個不為生計發愁的土匪頭子就好。畢竟隋末亂時,那就是土匪創業的最佳風口。用現代的話來說,哪怕一頭豬當了土匪,都能夠「飛黃騰達」
。
奈何徐茂公實在太能說了,而對方一辯還是翟讓這個大老粗。在徐茂公的忽悠下,翟讓成功看到自己的另一片未來:封侯拜將,光宗耀祖。
于是翟讓下定決心和徐茂公干一票大的,要搶就要搶富人,窮人的三瓜兩棗,什麼時候才能幫助自己走上人生巔峰。就這樣,兩人密謀一番以后,直接跑到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一帶搶劫。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