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清末咸、同、光三朝可謂是亂世,清政府腐敗無能,各地盜賊蜂起,兵匪不分。特別是當年是太平天國起義鬧得最兇的時期,作為一名地方官,不僅要管理好這片土地,洽輿民情為本,更要保一方平安,所謂地方團練,具有抗擊外敵入侵的守土之職,因此,地方官不僅是政府首腦,也是軍事長官。因此,這一時期一名地方官能當上幾十年,可以說是十分罕見的,今天,介紹一位晚清時期老家出的一名地方官,他在晚晴知縣任上,不僅政績斐然,還屢立軍功,一當就是四十年,史稱「循吏」。此人名叫萬青選。
不久前,特意來到萬青選的故里,江西南昌縣向塘鎮合熂村萬家祠堂,了解其為官的事跡。萬氏宗祠坐落在南團村中央的位置,門前左側正在計劃搭建仿古戲台,正面村塘緊挨祠堂廣場。
前庭寬闊,搭好后將會重現向塘地區典故中七月有燈,八月有戲的盛世景象,著實讓人期待。這里青磚伴瓦漆,威獅護宗祠,聆聽村里的老人介紹他家庭的情況。
根據萬青選后代保存的《南昌向塘合熂萬氏余樂堂世系支圖》記載,萬青選(1819—1898),譜名啟甸,字泉甫,號少畇、少云、少筠、隨庵。祖籍南昌,生于袁浦,成長于宛平,是江西南昌向塘鎮萬姓第26世孫。他的祖輩做官為宦,祖父萬廷蘭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進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父親萬承紫曾擔任同知等職,萬青選出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歷經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和光緒五代皇帝,先后在寶應、清河、安東、鹽城、江南、徐州等處做地方官,仕宦時間長達四十余年。
直到清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1898年3月4日),享年80歲。這在當時而言,可謂是高壽了。
史料記載,萬青選為官期間官聲極佳,首先是保一方平安。當年,太平天國雖然剿滅,但余部捻軍依然存在,他有縣官任上的時候,由先前的農民起義演變為亂匪的「李成東竄馬步悍賊來犯」,多次襲擾地方,造成百姓流離、市井蕭條,他組織兵力在設防抵抗,「上圩開大炮,斃賊無算,清江獲全辛,未再至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