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遙想千余年前那一場曠日恒久的三國大戰,不僅蕩氣回腸更成為后世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暢敘。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逐鹿中原,前有孫家父子占據江東以南,得玉璽卻命運多舛,后有曹孟德因禍得福,隨同袁紹討伐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再有劉玄德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引臥龍出世,這才有了三國鼎立的天下之分。
雖然很多讀者在讀《三國演義》之時,心中的最大愿望還是希望正統皇叔劉備能一統天下,但無論從軍事實力還是社會地位上,劉備代表的蜀國與實力強勁的魏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曹操廣納賢士以一己之力對抗孫劉兩家,儼然有一副稱霸中原的態勢,可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司馬懿臥薪嘗膽,曹操曹丕曹叡相繼離世后,篡奪了曹魏打拼下的果實建立晉國。
不過在這之后卻有一個女子毀掉了司馬懿苦心孤詣興建的晉朝,更為巧合的是,幾十年前,她的父親也曾親手毀掉曹操的基業。
賈充的起仕離不開父親賈逵在曹魏陣營中的扶持與提攜,東漢末年飽讀詩書的賈逵不甘做一個迂腐書生,他決心效忠明主通過自己的學識知識興建大業,就這樣實力最強的曹操成為他的首要選擇。
賈逵不像荀彧、程昱這樣的江湖術士,相比下來,他更喜歡通過自己的學識知識列舉先賢名仕從而為曹氏家族出謀劃策,而這一呆就是幾十年。
魏國的君主也從曹操變成了曹丕,再到如今的曹叡,雖然魏國的實力一天不如一天,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賈逵也在魏國內部占有了更多的權力和地位。
當然在那個年代,家中只要有一個人在朝中為官,那真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為了讓賈氏家族長盛不衰,賈充,也就是我們本文的主人公之一,被父親賈逵破格提拔到了軍中,只不過相比于勤勤懇懇父親操勞一生,賈充的膽識和野心卻要比父親大的太多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