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源遠流長,發展至今已經歷五千多年。但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存在一些因史料匱乏而變得撲朔迷離的時期,其中夏商周時期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其存在充滿神秘色彩。考古學家通過發掘夏都二里崗遺址證實了它的真實性,但有關夏朝的記載卻極為匱乏。夏朝存在的大部分歷史均來源于后人的傳說和臆測。
夏朝傳說中的創立者大禹原本屬于舜部落,他憑借治水的功績被舜看中,舜傳位于禹,將王權集中到夏氏一族。大禹隨后傳位給兒子啟,啟遷都于二里崗,建立了夏朝。
可惜啟之后,夏朝幾乎一片空白。據傳禹治水之后,各路氏族部落紛紛前來定居。
啟為了安撫各部落,采取懷柔政策,允許他們保持自治。夏王只保留部分權力,各部落首領有很大自主權。這種松散的部落聯盟結構,導致夏王權力有限,許多事件都無從追蹤。
另一方面,部落戰爭頻繁,夏王都要率領民眾對抗外敵入侵。邊疆戰事的記錄在口口相傳中漸漸失傳,夏王本身的事跡也無人問津。等到戰爭結束,文明逐步發展,夏初歷史已經不可考證。
此外,早期夏朝并沒有固定的書寫系統,少數簡單刻畫無法反映整體歷史。等到甲骨文出現時,夏朝已是后期,寫下的都是當前發生的事,早已沒有人記得幾百年前的歷史了。
雖無文字記載,但夏初的文明還是在穩步前進。考古發現夏都規模逐漸擴大,手工業生產不斷發展,這證明早期夏朝的文明并不落后。只是由于諸多因素,這一切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下來,成為后人猜想的對象。
我們不應因無文字而否定夏朝輝煌,反而應該充滿敬畏,去想象幾百年間發生的故事。如果有機會穿越時空,見證夏初的輝煌,那該多麼令人震撼和興奮!夏朝的歷史雖然模糊,但它作為中華王朝的鼻祖,其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我們應當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理解和紀念這段朦朧的歷史。
商朝存在的歷史比夏朝更為清晰,但早期還有相當大的空白。商王朝選擇了殷墟作為都城,但殷墟地區的文明發展,遠早于商朝建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