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東漢末年著名權臣,與唐朝安祿山、宋朝秦檜、明朝嚴嵩、清朝慈禧一樣,皆是一群只為一己私欲,操持權柄,禍國殃民之人。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倒行逆施,濫殺無辜,擾亂朝綱,動搖國本的董卓最終召到天下群雄竭力申討,當郡騎都尉李肅將緊握于手中那根鋒利無比的戟駕到董卓脖子上的時候,天真的董卓竟然還想讓他的干兒子,那個被世人諷為「三姓家奴」的呂布救駕,竟不曾想,呂布早已加入義軍聯盟,權傾一時的董卓就這樣慘死在義軍刀下,臨死之際喊出的六個字竟成千古笑柄!
那麼,董卓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權力巔峰的呢?他又是如何遭受眾叛親離,最終被殺的呢?
西羌外族一直是東漢朝廷的大患,靈帝在位時,聽聞董卓素有勇猛之名,于是,便任命他為羽林郎,統管西部多地羽林軍,董卓特別珍惜這次機會,在戰斗中,竭力沖殺,勇猛非常,將叛亂的羌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于是,董卓得到朝廷嘉獎,擢升為郎中。之后,董卓屢屢建功,因此自然官運亨通,直到被擢拔為并州刺史,成為一方大員后,靈帝才恍然大悟,感覺到了董卓會成為朝廷的一大隱患。
因此,靈帝便用了一招「明升暗降」的手段,將一個沒有多少實權的「少府」之職賜給了他,老奸巨猾的董卓,自然明白靈帝的用意,于是,
順便提一句,不少朋友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都認為董卓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但其實,歷史上的董卓在軍事上卻無比精明。有一次,在與羌人叛軍的交戰中,由于敵軍兵力強大,自己又判斷失誤,所以被逼到絕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