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這位南宋詞壇的豪放派巨匠,才華橫溢,文韜武略皆備。
然而,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卻為何在南宋朝廷中始終未能得到重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背后的原因竟與他的殺伐之氣密不可分。
傳言他殺人如泥沙,手段之狠辣令朝中大臣心生畏懼。如此一位鐵血將領,為何反而成為了朝廷的忌憚對象?在這個以文治天下的王朝,他的勇武究竟是如何成為了他的絆腳石?
公元1140年,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南的一個富庶家庭。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平靜。北宋的覆滅、金兵的南侵,這些國家的巨變如同漣漪般擴散到每個家庭。
辛棄疾幼年便失去雙親,由祖父撫養長大。祖父將他托付給詩人劉瞻教導,在這里,他結識了終生好友黨懷英。這段經歷為辛棄疾日后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也讓他深刻體會到家國之痛。
劉瞻的教導為辛棄疾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但他心中燃燒的卻是另一種火焰。每當他想起父母慘死于金兵之手,想起靖康之恥,他的心中就涌起一股強烈的復仇欲望。
他暗暗發誓,要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武將,驅逐金人,收復失地。這種志向不僅僅是個人的抱負,更是整個時代的呼聲,反映了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心聲。ADVERTISEMENT
這種志向在1161年得到了實現的機會。完顏亮率金軍南侵,21歲的辛棄疾毅然投身抗金戰爭。他的才能很快得到了起義軍領袖耿京的賞識,被委以重任。
辛棄疾帶著自己的一千義軍和好友義端和尚投入耿京麾下,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